时间 2018-05-31
现在是【御领《三国志》】系列的起步阶段,所以正在尝试多种写作的风格。
【1】御领《三国志》 黄忠考究(一)——考究一·黄忠从军前期研究
【2】御领《三国志》 黄忠考究(二)——考究二·黄忠从军官职研究
这两篇我是不太满意的,第一个内容重复了,本来可以整合到一起,当时前期计划要写的时候,没想到篇章展开来会这么长,其实两篇是一篇的切割,没把握好,应该按【刘表时期】【曹操时期】【刘备时期】切割为三篇,每篇里面只对当前时期的事情进行研究,这样读者对时间线的认知会深很多。
【3】御领《三国志》 黄忠考究(三)——考究三·黄忠定军山战役表现
这篇我是感受到前两篇的不足后,做出的新的尝试,从带领读者,以第一人称视角代入到历史中去,我觉得这个角度还算有趣,不过有点虎头蛇尾,也是前期没有设计好情节。
【4】御领《三国志》 黄忠考究(四)——考究四·关羽说黄忠“老兵”的研究
【5】御领《三国志》 黄忠考究(五)——考究五·黄忠是否为神射手
【6】御领《三国志》 黄忠复考(一)·从军生涯
【7】御领《三国志》 黄忠复考(二)·人设存疑——复考二·专门研究黄忠的弓术和年龄
四篇篇应该整合到一起,然后重新按【神射手】【年龄老】【从军生涯】【军衔资历】四个角度提炼,这样文章会针对性一点。
【9】御领《三国志》#001黄忠,先登陷陈,摧锋将军——总论
总论是一个比较好的提炼,尽量做到了精简文字,浓缩了最多的史料,每半句展开来都是一大段史料。
我自己喜欢的,是严谨的取证和推理,但是这样会让读者提不起兴趣。
而让读者提起兴趣,就要将文章写得接地气一点,干货就少,没办法让读者学到更多的东西。
主要的目的还是传播思辨的思想,当读者认同、或反驳我的观点时,都会不断的确认参考资料的可信度、研究、推理,从而寻找真相。这样就会和我走同样的道路,即使最后得到的结论和我不一样,那起码求同存异之后,还是比单纯相信《三国演义》或者相信民间传统形象,更加客观严谨。
这样的思想在应用于别的事情上,例如识别谣言,防备诈骗、传销等,都是很有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