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心情很低落,和表姐发过去求安慰,聊着聊着聊到了生死的大话题,她推荐我看了《入殓师》。
看完这部电影已是深夜,这是一部让人默默流泪并不断感叹人性之美的温暖影片。
大体是讲大提琴手小林君在失业后误入入殓师行业,性格懦弱、总是怯生生的他,在走进死者家中的时候,起初是被人指责为“赚死人钱的。”但当他的手温柔的握着死者的双手,抚摸过他们的脸颊,额头,为他们擦拭身体,为老奶奶穿上丝袜,为儿子梳好头发,为妻子点上口红的时候,失去亲人的人们,才知道他们把自己最爱的人托付给了值得信任的人。故事的发生、展开、高潮直至结束,都是平缓安静,貌似波澜不惊,没有声嘶力竭,没有惊天动地,但这种内敛的表达,当真暗流涌动。入殓师所做的最后的送别既是对往者的尊重,亦是对生者的告慰。电影最后,伴着低回深沉的音乐,大提琴家纤细的手指、静穆的表情、轻缓但利落的举手投足,生与死的距离是那么近,当那颗小石头贴上肚子的时候,这一刻生死隔肚皮,连接他们的是永恒的爱。我被震撼、被感动、肃然起敬。
我想这部电影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绝不仅是因为美国人的猎奇,它和《卧虎藏龙》所标榜的中国神秘主义文化特质的卖点完全不同。
对,这部影片就是很好的死亡教育。
相比于一些国家对死亡教育的重视,在中国,人人都避讳死亡,不敢说,不敢想。。。我也是,小时候不懂珍惜离别,大大咧咧笑着说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直到去年我年轻的小姨因为癌症离开,我才开始认真的思考死亡,我开始恐惧和担心亲人的离开,无论怎样成长,怎样成熟,我想我还是承受不起分别的那一刻。
死亡教育的缺失背后,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活!
于是你会发现在我们的日常里,粗暴成了大多数人对待他人的方式,即便是亲人之间。
我们自己被粗暴的对待,然后又粗暴的对待别人,成为一种循环,让大多数人内心麻木,浑然无觉,仿佛这个世界,是属于粗暴、强壮而冷酷的人们,人人崇尚无情,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少受痛苦。
不懂“死亡”的我们一直都是蒙住脑袋的鸵鸟,带着对人生的误解前行了那么久。哲学家蒙田曾说过:预先思考死亡等于提前谋划自由。
只有直面死亡,向死而生,才能拥有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毕业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先后送别了奶奶、外公、外婆、小姨。才意识到年轮的增长意味着死别渐多于生离。
恍然明白,死亡,离每个人都是那么近。假装不去看不去听不去想就以为岁月静好,直到有那么一刻,发现了事实的真相,才焦虑无措。
关于死亡有很多种态度,恐惧的,虔诚的,愤怒的,伤感的,甚至是戏谑的,但是死亡总归是一场再不相见的别离。各色身份、各色品性的人,不管怎样,殊途同归,终究要跨过那扇门,这个世界不会再有你,或者说你会成为这个世界永恒的一部分。
如果生命只是简单的活着,那生命就不会珍贵,也不会绽放出璀璨的花朵。从出生到成长,从衰老到离去,恰恰是分离的那一刻,才是感受到生命之花最美的盛开时刻。
人一生下来,不就是开启了死亡倒计时吗?
坚强的,软弱的,殊途同归;英雄美人,成尘成土 。
所以,人生再细腻一点又何妨,比起繁华喧嚣的在欲望间无止境的角逐,马不停蹄地不知去向何处,我现在所领悟到的是简单而执着地生命方式——拼在当下,爱我所爱。
想想曾经走过的那些年,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几度迷失了自己,既然死是每个人终须面对的,何苦还挣扎于那些虚幻的事情上?错过的人和事、浪费过的力气、余留下的残念、望不见的未来……凡此种种,我仿佛看见玫瑰落在眼睑上,作无人之眠。那里是我们曾眷恋和执着过的生命,终有一天烟消云散。
在这样的世界里可以用自己温柔的方式生存下去的人,是了不起的人,好得就像在尘埃里静静绽放的花朵。有尊严的活,体面的死,温柔对待每一个生命,用力去爱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人。死亡对你我来说不是存在的缺失或存在的明证,而是一次自我检视,一种与种种洗尽铅华的灵魂平等和谐尊重友爱地共存。
只有静谧的温柔,带领我们进入柔软、安静的角落,一如你内心的独白。
既然都来了,既然稍纵即逝,既然人生无常,我们才更要抓紧时间为理想奋斗,爱值得的人,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过一辈子不后悔的人生。在我老了的时候,不会为想“如果我当时能那样。。。会怎样。。。”而后悔。
不惧死,才能更好地生。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说着“路上小心”,就总会再见的。
Wish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从今天起,稳定沉静的生活,健全自己,祝福所有关心着和关心过我的人,谢谢你们,祝你们幸福。
with love
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