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假,R小姐带着两岁大的儿子回娘家。吃过晚饭之后,R小姐在卧室里敷面膜,听见爸妈在客厅里闲聊。她爸对她妈说:“明天去老李家,把你外孙子也抱去吧,人多热闹。”她妈回答:“我才不抱,又不是我的孩子,走哪儿抱哪儿!”R小姐按着眼角,憋着笑说:“那行啊,你把我抱去吧,我是你的孩子。”
R小姐一家完全可以拍一部家庭喜剧。
小学的时候,R小姐家里并不富裕,为了多要点零花钱,R小姐骗她妈说:“学校要开一个艺术班,芭蕾舞、国学、围棋、计算机……什么都教,特别划算,一个月才三元钱。”结果是,她妈一边狂笑一边使劲地揍她:“啊?三元钱?你当你妈是个傻子吗?”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作为家里工作最懒、收入最低的人,R小姐经常被她爸“嫌弃”。但凡是她上厕所的时间长了、玩手机的时候发笑了、沙发上的抱枕掉地板上了、垃圾桶快满了……她爸都会找她的碴。
有一年春节回家,她两手空空地进门了,她妈一边忙着给她煮饭,一边“嫌弃”她:“你都二十好几的人了,回家都不给我带个礼物,怎么就这么不要脸呢?”
她一脸谄笑地回复道:“不要脸怎么了,不要脸省钱啊!”
R小姐也会找一些事情来反击,比如吃饭的时候提醒她妈少放点酱油,结果她妈直接把饭菜和碗筷都收起来了,并告诉她:“那你就自己弄吃的吧。”当天晚上,她还在洗衣机上看见自己都被妈妈挑出来了的脏衣服,旁边还贴着一个纸条:“估计洗衣粉放多了也不好,你的衣服还是你自己洗吧。”又比如说她爸不该抽烟,结果她爸一脸傲娇地回应她:“那你就出去找个不抽烟的老爸,现在我们断绝关系好不好?生活费不给你了好不好?”
揍归揍,吼归吼,“嫌弃”归“嫌弃”,但实际上,R小姐的爸妈非常爱她,也非常开明。在她上学的这十几年间,她爸总抽时间陪她去玩,她爸经常说:“你该玩的时候一定要使劲玩,不玩的话,一下子就长大了。”
她找工作的时候,她妈说:“你找自己喜欢的就行,反正我们又不指望你来养。”她第一次辞职之后,她爸怂恿她出趟远门:“你以后经商就当是去找商机,以后学艺就当是去找灵感,如果以后是做个普通人,那就当是去找快乐。”在她被一堆亲戚催婚的时候,她妈非常认真地对她说:“不着急,这些今天催你结婚的人,跟明天你过得不好,然后劝你不要离婚的人,是同一群人。”
看见没有,一个家庭给孩子最好的牌,不是万贯家财,不是位高权重,而是皮实,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愉悦感。反之,一个家庭给孩子最烂的牌,不是穷困潦倒,不是人微言轻,而是自卑,是刻进骨子里的自我厌恶。
我见过很多父母,要求子女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同时不许这样、不能那样。他们将子女视为私有财产,视为他们人生的续集。
子女只有“你都多大了”和“你才几岁”这两种年龄,并且这两种年龄还会“看情况”而定。当父母需要展示自己的权威时,就会问:“你才几岁啊?”。当父母需要孩子来背黑锅时,又会说:“你都多大了!”子女既不许反抗,也不能有个性,只能无条件地服从。父母喜欢的才算兴趣爱好,其他的都属于玩物丧志;父母觉得好的才配叫谈恋爱,其他的都是“瞎胡闹”。
他们不在乎孩子过得快不快乐,有哪些真实的想法,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哭或者笑。一看到孩子在哭,就狠狠地骂;一看到孩子在笑,就无情地泼冷水。没有交流、沟通,有的只是命令、冷漠。他们培养出了一个个压抑、憋屈、没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处处逃避、时时隐藏真实自我的孩子。这些人可能无趣,可能无用,看似得到了父母的恩宠,其实积攒的都是怨恨。
我也见过很多子女,指责父母这么说不对,那样想不对,嫌弃这些东西太土气了,那些东西太寒酸了。将父母视为生活的错题本,视为自由的敌人。
他们既看不惯父母的活法,也受不了父母的想法,父母在他们眼里,除了给予他们生命,就剩给钱了。于是,自懂事之后,很多子女就再也不会把父母当作英雄了。甚至还担心自己会娶一个像妈妈一样絮叨的女人,会害怕自己嫁一个像爸爸一样无用的男人。于是,孩子抱怨父母“怎么就不能像别人家的父母那样开明”,父母则埋怨孩子“怎么就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优秀”。
等到父母明白孩子的感受时,孩子已经逃得远远的了;等到孩子懂得父母的爰时,父母已经老得就像一张旧报纸了。
所谓“代沟”,就是子女无法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也无法理解子女的真实感受了;就是“我做什么,你都看不惯我;你说什么,我都不想听”。
比如,小时候考砸了,回到家后,你一脸认真地对你爸说:“老师说了,这次试卷特别难,能考五十五分已经不容易了,最高分好像才六十六分。”你还会一脸为难地对你妈说:“老师还说了,这次考试不搞排名,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得了第几。”因为你知道,如果实话实说,那你接下来的假期将会无比难过。
比如,大学谈恋爱了,钱不够花,你可能会跟你妈说:“下个月要报一个补习班”“学校运动会快要到了,我想买一双跑步鞋”……因为你知道,如果是以谈恋爱为理由,那么钱是肯定要不来的。
人之所以会选择撒谎,是因为他权衡了利弊之后发现,“诚实=源源不断的审判+难以忍受的抱怨”,而“撒谎=大概率的平静+可能会有的好处”。
所以,当你因为别人撒谎而准备爆炸时,请一定要先问问自己:“如果对方说了实话,我会选择理解并原谅他吗?”如果答案是“不会”,那么请再次追问自己:“他凭什么要对我说实话?撒谎不是很正常吗?”
所谓“代沟”,就是子女有无数的心事,却不能向时时准备要审判自己的父母袒露。
想对天下的父母说,你对孩子的付出,注定会超过孩子对你的回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必须活成你指定的人生。不要动不动就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不要用自己的爱去绑架一个鲜活的生命。
最失败的父母,就是既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同时又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就是给孩子戴上无数的枷锁,同时又希望孩子能够强大而且快乐。想对天下的子女说,你的妈妈当年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仙女,你的爸爸当年也是满腔热血的翩翩少年,曾经的他们和现在的你一样,臭美、自恋、虚荣,所以他们会犯错,会自私,会手忙脚乱,会崩溃无助。
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你是第一次做孩子,谁能保证自己不犯错呢?在你责怪父母独断专行、蛮不讲理的时候,我希望你能提醒自己:他们不是完美的大人,自己也不是完美的小孩。不争的事实是,他们用逝去的芳华换来了你的璀璨人生,而你的风华正茂换来的却是他们的风烛残年。
所谓“代沟”,其实都是还没来得及被理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