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医话(一千三百二十六)|急慢惊风论

药用据时,方随病制。

小儿急慢惊风症候,素问所谓阴阳痫者是也。急者,属阳,阳盛而阴亏;慢者,属阴,阴盛而阴亏。阳动而燥疾;阴静而迟缓。其始也,皆由脏腑内虚,失于调理而得之。

虚则生热,热则生风。是以风生于肝,痰生于脾,惊出于心,热乘于肺,惊风痰热四证已具,八候生焉。

八候者,搭眼摇头、口张舌出、唇红脸赤、搐搦颤汗。其症面青眼青、唇青泻青、太阳发际印堂青筋、虎口三关纹红紫咚青色、皆惊风症候也。须知表里、察寒热、磕虚实、辨逆顺、而随症治。

大抵急惊用药以凉;慢惊用药宜温。男搐左视左;女搐右视右。男眼上窜;女眼下窜。男握大拇指在外;女握大拇指在内。男手左引;女手右引。此皆顺症可治。反此则逆。

凡治惊先截风;治风先于利惊,治惊先于解热;解热先于豁痰;治痰先于降火。若四症俱见兼而治之。

慢脾风者,或泄泻、或呕吐、或痢久饮食不进,元气虚极乃变此症。须温脾和胃,扶元气为主,驱风豁痰次之。

又有马脾风一症极恶,乃风寒失于发散,寒气客于肺经而成斯候。面青气急,口张鼻孔扇,两胁连胸牵动而喘,类马走乏而喘急,故以名之,鲜有生者。

非时吊眼惊入肝,睡后切牙惊入肾,夜啼到晓惊入小肠,气喘饮水惊入肺,面红脸赤惊入心,五心烦热惊入脾,面青乍白惊入胆,喉中痰锯惊入大肠,干呕无时惊入胃,睡中啼哭惊入三焦。

又一说八候,搐、搦、掣、颤、反、引、窜、视,皆恶症也。搐者,两手伸缩;搦者,十指开合;掣者,势如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似弓反张;引者,臂若开弓;窜者,目瞪似怒,;视者,睛露不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