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人的暴动”设计引发的思考
记得在一次培训会上,听到过顾西平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教学设计,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学习与思考。
在一节美国的历史课上,一上课,历史老师就讲了,上次我们班级的历史测验,我们全班同学都没及格,这样你们回家就没有办法和家长交代,所以今天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就让她及格,但是这个权利只能白人同学享受,黑人同学不允许,当时班里的那些黑人同学就急了,因为在美国课堂上比较随意,所以站起来就指责老师,认为老师在歧视黑人,甚至有的孩子拿着课本就往地下摔,甚至有的学生气得往教室外面跑,这时老师拽住学生,说我们这节课就是要讲当初黑人为什么要暴动,就是因为当时黑人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所以他们就会起来暴动。
记得,听完这个小故事,全场的人都笑了,笑得大家都觉得这个设计真好。
我觉得这就是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除此之外,教学也需要综合化、生动化及时尚化。
昨天上课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在学完对话课内容后,进入了学生最喜欢的小组合作,准备对话展示环节,这一环节,从来不限制每个小组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英汉结合展示,也可以表演展示,还可以创编展示,只是看学生展示效果,小组共同得到不同等级的奖励,所以,每个小组都很努力。在展示时,我随机找了一个小组回答问题,在回答时,组内原本四个人,只站起来三个的,以往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展示的,组内不可以人缺席,这是雷打不动的规定,今天这是怎么了呢?因为,没站起来的女生口语不错,以往总是口语较弱的学生坐着,没站起来,所以,怕他掉队,整个小组都不给展示机会,今天很意外,我就问了下,为什么,缺一个人呢?组长说:“她不跟我们读。”我又问问那个女生,她很生气有很委屈地说:“他就让我读 Oh,no.”全班同学都笑了。我就问组长,那你们读一读,让我们看看,你是怎么分工的?那三位同学读完后,全班同学又都笑了,原因是,对话有十句,组长读六句,那两位组员每人只读二句。我担心大家会责怪组长太专权了,赶紧说,这位组长,很负责任,勇于担当,这点值得表扬,看看组长笑了,可是我要是你的组员,我也不开心,为什么呢?你读的我都会,可只让我读了Oh,no.太小看我的能力了,女生也笑了。于是我问大家,怎么样小组合作会更有实效性,大家都满意呢?大家都抢着回答,有的说“应该小组长或组内谁读得好,谁就领读,先把组内每位同学教会。”还有的说“组内同学都会读的情况下,先自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读。”“或者,组内,共同决定,谁更适合哪个角色读。”“适合表演的孩子,可以表演。”“把机会多让给不经常发言的同学。”“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合作任务,否则,时间到,组内就没有展示机会了”“形式多样,口语弱的学生多读,老师给的奖励多。”……班级里热闹起来了。在下一节英语课时,再观察这个小组的组长与组员的分工与合作,就不言而喻了。
在课堂上,真的需要除了有知识的深度外,还要有人性的温度,让孩子们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感动,受到启迪,并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