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故事: 我们生产队的插队知青
——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
童僖
(五十年前的1974年11月28日,邱素晨等知识青年插队到我们村子里,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知青点,我们第五生产队共十个人。为了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最近,我走访了邱素晨等当年的插队知识青年)
五十年前的1974年初夏,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
在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下,无数城市青年奔赴农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他们满怀热情,期待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书写人生新篇章。
面对青春的约会,拼搏的舞台,许多热血青年,激情澎湃,豪情万丈, 积极响应,自愿报名,立志“扎根农村一辈子”, 纷纷投身于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之中。
那段知青上山下乡的时光,是无数知青们独特的回忆,有苦难也有欢乐,更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参与“上山下乡”的青年是极其光荣的,就连送别时都会有专人敲锣打鼓。
其实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20世纪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70年代末结束。而1974年的知青下乡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文化大革命时期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摒弃传统教学,过分提高实践作用的政治运动。所有适龄青年除了当兵以外,基本上都属于征召范围。
邱素晨和李小红,就是这群知青中的代表。青春如火,他们怀揣着梦想与热情,踏上了下乡的路途。
邱素晨出生于甘肃兰州一个工人家庭,父亲邱维刚是兰州造纸厂的工人,生于1930年,母亲是小学教师。1973年,邱素晨以优异的成绩从兰州第三十三中学(今兰大附中)高中毕业。按照当时的政策,他本可以留在城市照顾父母,父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但他毅然决定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了一名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的知青。于是,怀揣着对农村生活的美好憧憬,邱素晨和李小红、柴秀珍、冯小云、王薛強、杨福清、包明生、郭景褀、许新平、李江等来到了永登水泥厂所在的永登县中堡公社,成了一个个地道的农村人。
邱素晨被分到了塘土湾大队第五生产队。那是1974年11月28日,他和包明生二人从兰州到永登,乘坐长途公共汽车,到了永登县城,因为第一场雪,汽车不走了,无奈只有等待,结果是中堡公社的革委会杨主任给长途汽车站的领导说情,站上特意派一辆车专门将中堡的几个孩子们送了一趟,到了立新机械厂的路口,村子里派人拉架子车将他们的行李拉到了五队马永俭的西小房里住了下来。
当时的永登虽然是兰州远郊区县,但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李小红和几个女知青们陆续到点后住在队里担任保管员的马正成大叔家简陋的土搭梁的房子里,徐新平和杨树清、李江、郭锦褀迟到了二十多天后住在王学范家的东小房里,知青们每天无论在烈日下,还是数九寒天,都要出工参加生产队的生产劳动,辛苦、劳累,离开父母怀抱里的孩子们,尤其是鲜花似的女娃家,又苦又累不说,女儿家的辛苦付出和难过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尽管如此,邱素晨他们并没有抱怨,而是凭借着他们积极乐观的态度,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在劳动之余,邱素晨喜欢和当地的农民大叔大妈交朋友,学习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他除了和村里爱下象棋的几个哥们儿决战千里外,还喜欢聊天,了解村子里的习俗,听老汉们讲故事,他还经常给父母写信,讲述自己在农村的见闻,回家了也给父母讲述农村里的习俗和家庭家风传承以及他的感慨和想法,表达对农村人的思念之情。在邱素晨的字里行间,父母感受到了儿子的成熟、成长和坚强。
邱素晨在他日记里写道:
“两年的插队生活使我终身难忘,之所以难忘是我们在劳动生活中相互帮助和依靠继而产生了友谊。记忆中去山里拉羊粪去时全是上坡不过是空车,女生走的慢我们男人先到挖好粪块等她们到了一同装车,回时有几个大坡我们等着帮她们上坡…
去山里拉粪是我们比较喜欢的一项劳做,工分高,一趟6分工,两个小时如果起的早一天能跑三趟。
在拉架子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连环车快,能和汽车相比。
那年我十七岁,插队要轮流做饭,生产队安排一位妇女专职给我们做饭。插队让我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就是做饭,至今受益匪浅。说起做饭,水的问题难忘记,开始吃的是井水 ,井很深,人少了打不上来,等候人多了要排队接水,还要挑回去。时间长了有的人就逃避打水,有米有面有柴火吃不上饭,后来改用大水桶用车翻过铁路去拉水,拉着拉着问题重现最后停伙了好几天…
带队干部萧队长协调能力强,经协调做饭又重新开始了。
两年插队的生活虽苦也有甜,社员都是向阳花,我们也是藤上的瓜。我们平田整地河滩里铺土造田,高音喇叭里传来广播员吴英清脆甜美的声音,休息时和社员一起打闹摔跤笑的很开心……
和社员们生活劳动产生了友谊,我每次回家都会从轮胎厂买等外品架子车胎,用过的都说质量很好还便宜的狠,找人买军队退下来的大头皮鞋…永登的烧锅子是我妹妹们念道了多年的主食品,回家带点新磨的白面,城里人也是吃不到的。
盖新知青点我干了好几个月的木工活,因为我毕业后没事学了几天木工,王队长就让我跟着干木活盖房子的朵家师傅做门窗,这几个月的木活让我学到了技能回城给自己或朋友造沙发、打家俱有了支撑。
两年的插队生活使我走向了成熟,工作起来特别认真,不怕吃苦受累……”
邱素晨还回忆说:插队的生活虽然远离了父母的关爱但是我也享受到了别样的情感和友善,王永财队长的幽默风趣,马正成保管的博识深深地吸引着我,童家大妈妈生活上的关照让我感受到了非亲的情。王队长的算术题难倒了许多人,谁要算对了我请他吃面,你们十个知青算不出来请我吃饭喝酒,诸如“一眼井不知道深浅,一根绳不知道长短,单股子放下去长丈二,双股子放下去短八尺,井绳各几?”“鸡和兔49,100爪爪满地走,鸡兔各几?”等等,老是我能给王队长作出合适的答案,而吃了王嫂子的面。因为我有一本算术书,这是当年学校没有教过的知识。离开时童老师(二哥)要走了这本书,当年这类书很奇缺。马保管喜欢讲古论今,我的古书上至今还留有马保管漂亮的字迹。
引大入秦工程知青们也要参加会战,知青点其他人都去了因为我回兰探亲才回到点上,接到通知后去立新机械厂水房洗衣被,借骑了一辆倒闸自行车,洗完回点的路上一路下坡,车子飞快鬼迷心窍的我不会刹车,不能转弯,车子卡在水沟水泥落水处翻过一个宽3米深2米多的大坑,车子也砸在了身上,当时有短时间的昏迷,被人扶起还能走回去,睡了一会就动不了,大队部童大夫给检查看了看说:没有骨折没有大问题,就脸皮破伤面大点,肌肉拉伤最少得休息20天,我在床上睡了两天,是童妈妈和王队长送饭送水。最后是王队长的儿子王国富把我送上了火车回家了。
最终我没能参加引大入秦工程的劳动。两年的知青生活不但使我的身体变得强壮了许多,也让我的心理健康了许多。
农家饭菜农家乐,村里的小年青也喜欢和我聊天,我床头上的三角玻璃上有小手帕,有摆件,箱子上有玻璃板,下面有我自己画的画片,床单平展干净,被子方正,带队干部说我有资产阶级小情趣。我笑着回答说,爱美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属。 我用铁丝水泥在四队知青于卫国的帮助下做了一个花盆,养了一棵乌鞘岭上的枇杷树苗。插队两年,虽然我挣得工分不是最高的,但是把分红的钱拿回家给父母亲最多的一定是我。插队让我认识了洪水,记得洪水到来之前声响很大,气味难闻腥臭,跑到庄浪河边看到了排山倒海之势…庄浪河塘土湾大桥的引桥被冲垮了。
让我们骄傲的一件事,我们知青点的自留地里的麦子熟了,县农林专家来了预估亩产千斤以上,成了当时永登农业史上的奇迹和最高记录。
农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大变革,使得邱素晨和他的同伴们彻底改变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邱素晨和李小红以及他们那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最开始都少不了受“折磨”。
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干农活带来的身体疲惫感,以及经常会遇到吃不饱饭的饥饿感,甚至还有听不懂村民讲方言的无奈感。
一开始他们连铁掀、铲子都不会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女知青而言,连挖地的铁掀都有些拿不动,更别说用铲子来薅草锄地了。
好多农活都有自己不会做的时候,尤其割麦子、人工用铁锨翻地的活。
在农村插队期间,知青们是没有休息日的,他们每天都需要正常劳作,即便是下工后也不闲着,他们去给自己关系好的农村大妈家帮忙干点啥的,虽然累的不行,还是和几个关系好的知青一起去给修房子打墙的农户帮工,只有下雨天才是农民们的休息日,如果遇到连续几天下大雨了,他们就高兴得不得了。
他们刚到五队时,每月每人有15元的伙食费(县知青办按时拨付),从中堡粮站用架子车拉回一斤一角三分五、每人每月45斤原粮,生产队长王永财给他们每月给12元,三元到年底再给,害怕他们乱花钱。队里还给他们每月半天的学习时间,队里仍然给她们记工分。
遇到收割豌豆或挖洋芋的时候,队长允许知青们将豆角、洋芋带回去点煮着吃,一年后队里给他们每人分600斤原粮,还派妇女们给他们淘洗麦子去磨面,她们都非常感激队长们的恩赐,邱素晨常说,也是他们遇到善良的好人了。
好在邱素晨、李小红所在的塘土湾五队里的队长、干部们都对知青们的态度都比较好,都是一步步教知青们该如何干农活,还会用言语鼓励安慰一些坚持不下来的知青们甚至帮忙解决问题,或是给知青们派一些力所能及的最轻松的农活、事情让他们去干。
就这样,家里面从不操什么心的邱素晨,知道了生活,也从此体会出了生活艰辛的滋味。
在家里,在母亲跟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头小伙子,轮到他值周时,生火,做饭,洗衣服,中午进门赶紧生火架炉子,烧开水,和面,有时候,劳动强度大一点,躺在床上想休息一会儿,可肚子饿的哇哇叫,咕噜咕噜的响个不停,只得起身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生火开始做饭,吃完已经到了上班时间,又扛起劳动工具出发了。
从第一天手被磨出水泡,到最后水泡变成了茧子,知青们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干农活的农村生活。
那是1974年冬天的一个雪夜,李小红突感腹痛难忍,想要去厕所解决。由于厕所离住室较远,且在大门外,李小红的好友柴秀珍本想陪她一起去,但李小红婉言谢绝了。
就这样,李小红独自走进了那片大门外的黑暗里。谁曾想,这一去,竟是让她永远难以忘却的故事记忆。
刚到厕所门口,突然一个黑影从厕所旁边冒出,一手抱住了李小红,一手捂住了她的嘴,并小声说道:“别喊叫!”是同一个知青点的李娃,她听出来了他的声音。
她被李娃拉到了厕所旁边的打麦场上的草垛子里,要和她强行进入男女之事。
其实在此之前,李娃就多次在知青战友面前开玩笑的拥抱过她几次,她不忍伤害他而微笑面对,并事后单独对他说以后不允许再犯此类问题,否则我会不高兴,也会对你不客气。
但今晚他又犯糊涂了。她用手极力阻止李娃的同时,甩头想挣扎开他捂着她的那只手,想大喊或劝解他停止使用暴力倾向。
可他那强有力的手劲却越来越大,直捂得她喘不过来气了,无奈之下,她用尽吃奶的力气奋力一搏,用另一只手一把抓在了李娃的脸上,指甲深入他的皮肤下甚至肌肉中,献血从李娃的脸上流了下来……
虽然他没有如愿,但从那以后,她原本欢笑情如旧的生活变了样,成天到晚阴着脸,没有了笑声和欢乐,更没有了往日时光匆匆中的梦想唱歌的声音、哼“哼哼曲”的情调。
再后来,李小红被派到大队小学校里去当了一名临时代课老师。
一段时间的教师生涯改变了她的生活,她又从之前的郁郁寡欢中挣脱出来,基本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现象了。
她在学校里除了认真备课,给学生们把自己在中学阶段的知识毫无保留的倒给孩子们之外,她也深切的感受到了在学校的时日里是她一生中最美好幸福的日子,那段时间也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对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做人的引导,对成为有用之人的期待,让她和孩子们有了深情厚意不说,对农村孩子们在困难的境况中坚持学习有了更新的认识,她特么在意农村插队对她们这一代人的锤炼和培育就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和影响,从而使她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以及家庭主妇的角色转换扮演中表现的很出色 ,的确她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妻子、母亲和儿媳。
她也知道,同点的柴秀珍虽然吃了许多苦,当上了知青点的点长、知青生产队副队长,可也让村子里的青年闫万強硬要和她谈恋爱,缠的实在没办法了,李小红便出马恐吓他停止对柴的缠绵追求,否则以破坏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上告县知青办。
知青们也在这一场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中,明白了幸福生活的得来不易,以及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村人地艰辛与不易。
在乡下的日子里,拉架子车送粪、翻地、种田拉犁子、收割打摇子、做饭、干农活、盖房子,从前不会的技能在这里全部学会了。
当然,他们烧锅锅灶(烧烤洋芋的一种方法)、烧青粮食吃、腌酸菜、炸浆水,学会了城市孩子们没有见过也不会的许多事情,也学会了很多刺激性的生活方式方法,队里在立新厂所在的山沟里有羊圈,队里派邱素晨几个去拉羊粪,他们把装满羊粪的两辆架子车对在一起,当汽车开,从羊圈到队里全是下坡路,架子车跑得飞快,一人掌握方向,另一人用铁掀把当刹车,,让公社里带队知青的主任萧淑芳知道了,狠狠的批评了他们和队长,说: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
因为体会到了食物的匮乏和紧缺性,就连没有青油煮得清水面条或煮洋芋、拌汤、黑面花卷也变得十分香甜而留在了他们永远的记忆里。
邱素晨、李小红她们不光是拥有知识的青年,更是有着一腔热血和远大抱负的青年。
从1976年开始,她们陆续离开永登她们的第二故乡,返城到了招工单位。
回城后的几年里,邱素晨和柴秀珍等几个人相约几次,买上麦乳精等好吃的礼物,甚至是衣服什么的,回到塘土湾五队看望当年的房东大妈袁玉秀、李秀英,每次都要吃上一口农村人才有的手工臊子面。
2004年,她们当年的五队知青在邱素晨的提议下,在纪念下乡插队三十周年之际,邀约了当年的下乡知青一行七人一同去了第二故乡,与村民们畅谈往事,去追寻那偷偷溜走失去的岁月,邱素晨、李小红和同点的知青们乘坐一辆面包车,从兰州出发,到了永登县城,在东关贤丰楼吃了个便饭,登临到县城东边的青龙山顶,俯瞰了永登县城全貌,感慨万千的赞颂了永登县的发展变化,李小红给大家朗诵了自己写的知青岁月的散文,令在场友友们刮目相看。
知青岁月,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知青岁月,是一曲用汗水浇灌的青春之歌,每个音符都铿锵有力。
知青岁月,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宝藏,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她还写了一首打油诗:
离开爹娘务农桑,
春种秋收苦辣尝。
岁月艰辛经历练,
上山下乡凯歌扬。
李小红还朗诵了自己写的知青返乡邀请函。
邱素晨、李小红和当年小学的民办老师童俊以及知青伙伴们共聚一堂,一起分享30年前插队期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和难忘的经历,感慨现在家乡发展的大变化,现场笑声不断,更有人热泪盈眶。回忆往事,酸甜苦辣。知青们很感恩当年在塘土湾的经历,感谢村民们对知青的照顾,他们还依稀记得,离开村子返城的时候,很多人都流下了依依惜别的泪水。
这次回到塘土湾,她们看望了当年的房东大妈李秀英,去了童俊老师家,和童嫂子聊起了过去的往事,还到已经拆除了的当年知青点的旧房子地址,到处转了一圈,观看了整个村子的村容村貌以及村子里发生的变化和新诞生了的故事、照片、传说等。
童老师还把她们知青回村的视频和照片在村里欢庆中秋节文艺演出的光盘里加进去后,让全村人观看视频,令许多村里人不禁感叹和议论。
村子里的庄浪河大渡槽
李小红是塘土湾大队小学的代课老师,她在农民伯伯们的眼里是文化人,或者说是有知识的人。
因为她去了大队小学校当老师,她也就成了塘土湾五队插队知青中的“知识分子”,从此变得温文尔雅,说话行事风格作风都显得比刚到农村插队时有了明显变化,初来时,说笑声音大、时不时地哈哈哈大声笑,同伴们都觉得她发生了变化,其实她知道,她的这个变化是李娃差点祸害了她那天晚上开始的。
李小红和她的知青同伴们,无论在田间劳作或学校教书,始终都是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那段在田间劳作的历史,如同璀璨星辰,丰富了她们的人生旅程,也让她们有了给孙子们讲述过去历史的故事素材。
1976年11月,邱素晨、李小红和同伴们先后陆续招工回城到了兰州,轮到她走时,一步三回头,她多次满眼都是泪水朦胧,她望着那青春活力、也有许多难以言表的苦涩的爱的三年第二故乡,她不禁感叹,塘土湾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那浓浓的乡情。在这里,曾经的曾经,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亲如一家。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那一个个温暖的笑容,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每逢佳节,村里便热闹非凡,人们相聚在一起,分享着喜悦与幸福。那热闹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只有农村才特有的温馨与和谐。
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投身革命,那是美好的回忆,亦是美丽的青春!如今的知青鬓发斑白,年逾七十,身心疲惫,岁月蹉跎,转瞬已过,五十年啊,往昔仍深深铭记在心中,时光匆匆,实在令人感慨!
邱素晨、李小红她们这一代插过队的知识青年,历经诸多磨练,为共和国默默奉献,做出了巨大牺牲,也留下了辉煌历史贡献!她们无疑是最可爱的人!
在渐行渐远的岁月里,知青下乡的生活,沉寂了一代人的希望,也托起了一代人的梦想,在希望升起、梦想跌落中,也不断产生新的希望和惊喜。
邱素晨曾感慨万千的说:知青岁月宛如一首歌,在我心中长久奏响。那个年代虽苦却阳光,虽累却纯真,历经岁月洗礼的年轻人,为共和国的强大起来奉献了力量。我们的下乡插队生活,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之歌。
邱素晨把插队生活编辑成抖音、快手等用现代媒体手段发送到朋友圈或亲戚朋友群,把那段下乡插队日子的美好回忆,分享给大家。
岁月周而复始,时序不停变幻,悠悠古村塘土湾,不断溢出希望之波,涌起梦想之韵。如今塘土湾的村民乡亲们过上了变幻缤纷的日子,当年的下乡知青们也各个把那心中的青春之歌献给了她们的第二故乡。
也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当年的下乡知青们,愿他们健康长寿快乐幸福!让那欢乐永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