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教会我的

俗话说:三冬三夏,铁打娃娃。女儿在磕磕碰碰中也长成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小机灵鬼,妥妥地成为家里幸福的源泉。而伴随着女儿的成长,最为困扰就是孩子的教育。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为了避免成为“熊孩子”的家长,平时看到女儿犯错误时,总是第一时间批评教育,偶尔也少不了使用点武力。有次女儿看见大街上一位母亲在吵孩子,女儿转过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一般姥姥和妈妈都比较严厉!让我哈哈大笑。为了寻找和女儿和平共处,共同成长的方法,终于在书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小孩子动不动就“炸毛”是因为大脑前额叶发育不成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想大人有时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更何况是小孩子呢。后来又听到老师说,大脑里的杏仁核从孩子一出生就足够成熟,它掌管着恐惧和焦虑,生龙活虎地支配着孩子的情绪反应。而影响杏仁核的大小因素一部分是遗传,一部分是后天的环境。结合这两点生理特征,让我清楚地知道,如果孩子脾气大,要么是因为遗传,要么是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而妈妈和姥姥有时还要用武力镇压,欺负一个前额叶没有发育完全的人,突然让我感到很羞愧。于是我向女儿郑重地道了歉,善良的小可爱开心地原谅了我的“错误”,并将我划到好朋友的阵营。
微信图片_20210524093515.jpg
在心平气和和女儿做朋友的这段时间里,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家伙。老妈说,每次我和老公上班时扔在地上的拖鞋,是女儿上学时帮我们放到鞋架上的;女儿见到好朋友时,会主动分享自己的东西,伸着手等待对方害羞的回复;女儿也很好讲道理,比如晚上喝奶粉容易长蛀牙,给女儿说明原因后晚上就不再吵着喝奶粉了。当然,小孩子活泼好动,偶尔大吵大闹,是天性使然,多了一份同理心和接纳之后,在她无理取闹时,即时怒发冲冠、百爪挠心,分分钟心态要崩溃时,依然会紧紧抱着她,平静地问一句“你想要做什么,你给妈妈说。”就连老公都说,最近对女儿的态度变好了。自打接受小孩子情绪不稳定这个事实后,让我不再盯着女儿的一点错误就加以指责,学会抓大放小,从整体看待养育这件事情。
我们初为人父母,却常以过来人的身份自居,从“为你好”开始,以“都是为了你”结束,却无法与孩子感同身受。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教育孩子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还需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