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在走路时,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也在进行相互交联的。
2.评测螺旋线,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做扭转。
当身体转向左侧时,左侧的腹内斜肌和右侧的腹外斜肌是收缩的,转向右侧时,右侧的腹内斜肌和左侧的腹外斜肌是收缩的。如果向左侧转很好,右侧转不好,就说明左侧的腹内斜肌和右侧的腹外斜肌这两肌肉太短了。需要做放松和拉伸。
3.对于螺旋线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的拉伸和放松
其实不用拉伸,用手就可以了。
正常情况下,向左侧扭转时,是左侧腹内斜肌和右侧腹外斜肌收缩,如果向左侧扭转很好,则说明这两个肌肉过紧会限制向右侧的扭转。这时我们就可以沿着左侧腹内斜肌肌纤维和右侧腹外斜肌肌纤维的方向向右侧肩膀去推。即就是靠手法。
4.髂前上棘通常是结构分析的重要中心,特别是在肌筋膜连续理论中。
5.髂前上棘为什么重要
因为这个地方是很多结构的一个中心,同时,这里也是我们徒手触摸很容易触碰到的一个位置。
6.髂前上棘上面附着着哪些肌肉?
先看下肢的: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股直肌。而实际上股直肌附着在髂前上棘的并不多,几乎所有人都附着在髂前下棘。但附着在髂前下棘与髂前上棘所施加力的方向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除了这三个肌肉,髂前上棘上面还有很多肌肉附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髂肌。
7.髂肌的触摸:在髂前上棘上面往内推就能触摸到髂肌。
8.在站立和步行过程中,肌肉力量都是在髋部前面,它的力学支点就是髂前上棘。
9.头夹肌,菱形肌,前锯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都属于上螺旋。
10.下螺旋线是一条从髋到足弓然后又回到髋的复杂绳索。
11.腹股沟韧带:腹部和股部(这里股是指大腿)中间有一条沟,那个沟就叫腹股沟。
12.很多人认为螺旋线到了胫骨前肌处就是止点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螺旋线把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联系起来了。
老师说,筋膜链也有爱(⑉°з°)-
13.马镫:是指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是相互拮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