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部手机每天会被 APP定位3691次,
相册和个人文件每天被APP访问2432次
APP在后台每天尝试悄悄地启动783次
有超过40万个APP可以直接读取用户的剪切板。
这是今年1月,小米MIUI隐私保护能力建设研发团队公布的一组统计数据,各类APP对于用户权限的渴望,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夸张。
导航APP需要定位权限,无可厚非;美图APP需要相机权限,也合情合理。
但是,如果一款手机输入法或是一款简单的手电筒APP,却想要你的通讯录、电话甚至是定位权限,你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吗?
2018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和隐私政策的测评情况,结果显示,这些APP中的多数都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其中位置信息简直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多达59款App都中了招。和自身功能八竿子打不着的位置信息,为什么所有APP都想要?
以定位权限为例,APP掌握了用户的定位信息,知道的可远不只是简单的地理位置那么简单。
之所以需要定位权限,一是方便你发送带有定位信息的内容;二是可以将和位置有关的信息流内容推荐给你。
对一个定位信息泄露的用户来说,他白天停留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工作单位;晚上停留的地方,可能就是住所;连接两个场景的路线,可能会了解他通勤的必经之路;而有了工作单位和日常停驻地点等信息,还能进一步推测用户的经济状况和消费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