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质疑其意义:这有必要做吗?这件事看得到未来吗?继续做下去有意义吗?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经常要么一件事做着做着就不想继续做下去了,要么就是后面做得马马虎虎,感觉看不到未来,看不到意义,或者说在看到意义之前我们就已经放弃了。
可是当我们因为没找到做一件事的用途和意义,放弃去将它做好的意愿时,我们就往往不能将它做好,这导致我们觉得这件事不能给我们带来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更不想将其做好了,形成恶性循环。将这种状态扩展到我们工作中的各项任务,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如果我们都抱有这种态度的话,我们会越来越觉得好像每件事都没什么意思,进而感到空虚,无意义,缺乏动力感,继而开始怀疑整个人生。
回过头来想,我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一定要先看到了意义,或者看到它功利性的一面,我们才能开始行动,才能全情投入去把它做好吗?
乔布斯在学习美术课程,印刷体的时候,他也并没有看到这件事所具备的意义,只是在体验过,经历过后,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发现,原来之前学的这些字体还可以用在手机里。蔡康永曾经说,你小时候学游泳时没认真学,觉得那件事没用,等到你后来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却不能跟其一起游泳。曾经学英语时你没好好学,等到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现时,你却因为英语不好没能获得那个机会。
那些很成功的人他们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瞄准了方向,也并不能够展望和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每件事都是为那个方向服务的,更多时候他们只是把他们当下的每一步路走好而已。然后在后面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发现曾经的那些生命片段都能串连起来,做过那那些事情原来都自有其意义。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我们不见得能预料到它在未来可能会有的意义,但请相信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其意义,时间到了,你就会知道。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时,不妨先撇开所有顾虑,全身心投入做好再说。
意义是需要在你的体验和经历中去感受的。任何一项事物,你都可以假定它有意义或者无意义,如果你假定有,那你就会采取积极行动,继而在后续的体验中领悟到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意义,但倘若你假定无,那你就压根不会去做,也不会去做好,继而它也就真的没有产生任何意义。
同样的,对于生命而言,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它的意义不是你出生时就预设好了的,而是需要你出生后,基于你的经历,体验,感情等多种因素,由你体悟或者说创造出来的。生命意义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不一样,但相同的是,都需要我们全情投入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对它们负起全责后,我们才可以找到。
也许你现在依然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但没关系,只是时间未到,总有一天你会像乔布斯发现他当年学美术课程的意义一样,发现自己过往人生经历的意义,从而明白自己生命的意义。
所以如果你想让你做的每件事有意义,想让你的人生有意义,你首先得绝对相信它们是有意义的,然后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这样它们才能有产生意义的可能,但如果你放弃了体验,或者体验时三心二意,那么你就扼杀掉了找到属于你的那个意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