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讲述瑜伽人故事的栏目,主角就是你我他。倘若这个故事能撩拨到您的心弦,哪怕只有一霎那,足矣!)
2008年春天的一个下午,王女士陪着儿子到健身房锻炼,在儿子的游说下,上了一节瑜伽私教课。50分钟的课程中,王女士只是做了简单的关节活动、站立、侧弯与放松体式,便感觉整个身体很轻松,困扰自己多年的偏头疼和关节炎似乎消失了。
这是李海涛老师在过去18年的教学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位学员。在坚持练习瑜伽一个月后,王女士恳请李老师为她身患重病的父亲上瑜伽课。
李老师有些犹豫,他刚刚结束为期8个月的理疗培训,面对王女士父亲的另外两位资历深厚的中西医主治医师,他有点底气不足。
“我突然间对瑜伽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去学。当别人求你时,对你的那种信任感,那种恳求的眼神,让我特别有责任感。我一定要学好瑜伽理疗专业,让更多的人受益。”李老师回忆着当时的场景,最终答应了王女士的请求。
瑜伽不是神话,没能挽回王女士父亲的生命,但却让他咳嗽的症状在练习期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样的经历也让李老师在探索瑜伽理疗之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
踏上瑜伽理疗的求学之路
2003年,非典爆发,健身热潮在民间兴起。这一年,李老师考上了大学,选择了体育专业。由于此前在健身房锻炼时,不慎拉伤了肩膀,李老师便开始接触瑜伽,从此与瑜伽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老师通过蕙兰瑜伽的书籍以及悠季瑜伽默瀚老师的《纯粹瑜伽手册》练习瑜伽,一边自己练习和钻研,一边在健身房当兼职瑜伽教练。上大学期间,李老师对瑜伽相关的学科,比如生理、解剖、心理等课程备加留意,只为了毕业之后能够有用武之地。
2007年,李老师开始在悠季瑜伽学习为期8个月的理疗课程,除了理论课,李老师还要去找病人,在实践中验证理疗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那个时候,在李老师心中种下了瑜伽理疗的价值观。
“瑜伽理疗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看病,而不仅仅只是卖现成的药,所以方法很重要。这就是授之以渔。我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要一直有连结,从课程期间到课程结束后。如果学生有问题,可以继续找老师咨询,这对老师而言也是一种学习,而学生也会有所收获。这种互动在瑜伽理疗的学习和实践中很重要。”李老师的瑜伽理疗理念与当下普遍的理疗课程有所不同,更加注重查找病因,活学活用,而非只是教授学生几个适用的体式。
结束了理疗课程的学习,李老师正式加入了悠季瑜伽,成为一名全职的瑜伽老师。在过去的18年里,从瑜伽兼职老师到瑜伽全职老师,李老师累计完成了超过30000小时的授课。正是秉承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李老师已成为悠季瑜伽最受欢迎的瑜伽老师,在瑜伽理疗领域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瑜伽老师后备军。
除此之外,李老师在课余时间,还会研究营养学、中医、易经等。在李老师看来,这些都是融会贯通的知识。多学一些,总能对他的瑜伽理疗实践有所裨益。
如今,李老师与伙伴在杭州联合成立了1/3 Yoga。他们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不仅教体式,更是教人改变人。“保持热爱和好奇,与岁月无关,能为理想慷慨付出努力,允许自己做自己,就是永远的黄金时代和三分之一。”这是创始人心中的信念。
瑜伽理疗就是疗愈人
李老师指出,尝试瑜伽理疗的人,大多数是肩颈或腰背不舒适的人群。近两三年,很多学员都是听了医生的建议来练习瑜伽。这与几年前,医生建议肩颈、腰椎不好的人静止不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看来,大众在接受瑜伽理疗层面是在不断进化的。
即便如此,很多人对于瑜伽理疗依旧持有怀疑的态度。对此,李老师的解释或许能让我们重新理解瑜伽理疗的含义。
“瑜伽理疗就是疗愈人,不是疗愈病。人的身体有很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给它时间休息,它就能进行自我疗愈、自我修复。但我们总是不给自己身体修复的时间,比如该睡觉时,却熬夜、加班、打游戏。时间久了,身体就透支了。瑜伽可以让人静下来,做自我关注,关注身体的部位,当这个部位在合理的生活方式下,它就会做出自我调整。这就好比腿折了,医生会打上石膏,一定时间静养后,腿就能长好了。”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显示,全球健康人仅占人群总数的5%;被确诊患有疾病的占20%,处于健康与疾病中间的亚健康人群占75%。李老师认为亚健康人群通常会遇到的身体问题,比如失眠、腰酸腿痛、 腿疼,或者情绪不好,其实都可以通过瑜伽来实现疗愈。
尽管瑜伽理疗有很神奇的功效,但它的作用也不能被无限夸大。当身体不适时,人们还是需要先就医确诊。如果症状没有严重到让医生确诊以及治疗,代表此人属于亚健康的人群。这时,选择瑜伽的方式让自己从亚健康走向健康,就是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
所有人都适合练习瑜伽
在忙碌的教学之余,李老师也会坚持每日的自我习练。对于瑜伽,李老师的理解是,“瑜伽可以改变人,让人从内到外发生变化,包括整个生活饮食,内在的价值观等,这个人就变了。从外在看,这个人身体好了,看着容光焕发,从内在看,这个人的心开始变了,整个人都变得更好了。”
提起大众对瑜伽的认知,李老师觉得这几年发生了变化,不再像前几年,一提起瑜伽,就是要把腿放到头后面。在李老师眼里,所有人都适合练习瑜伽,但不是所有瑜伽都适合所有人。
作为老师,要有一种能力,发现练习者的痛点,然后引领练习者进入瑜伽的世界,就像2008年李老师遇到王女士一样。经过简单的问询,李老师在了解了王女士的症状后,对症下药地选择了几个很简单的瑜伽体式,就让王女士体会到了瑜伽的神奇之处。
李老师对瑜伽的热爱,还体现在他会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去解读瑜伽。《瑜伽经》里的内容其实都可以用生活来解释。“每天的生活跟瑜伽都有关,无论是做饭,看电视剧,看电影,都可以从中收获一些对瑜伽的认识。”看来,李老师不是把瑜伽当成了职业,而是把它当成兴趣爱好,因为喜欢,才会全力以赴。
采访手记:
我曾经对瑜伽理疗很有兴趣,但是一想到要学很多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我就有点头痛。在跟李老师聊过之后,学习理疗的念头又在我心中有点生根发芽了,这是出于对瑜伽理疗的敬畏之心。它能让我们去关注自己的身体,探索身体自身的规律,借助瑜伽的方式,让身体实现自愈的功能。
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瑜伽去治疗,比如鼻炎,只要持续用涅涕法,就可以缓解症状,这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但如果我们犯懒了,这样的疾病还会卷土重来。看来,生病这件事,与我们的主观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或者,生病只是身体希望引起我们关注的一种方式,就像小孩子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可能会在学校故意惹是生非。
忍不住感叹,原来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存在,是我们的身体。当我们还在感叹高科技给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时,也许我们该回过头看看自己的身体,我们真的了解它吗?或者有试图了解它吗?也许,放慢脚步,在了解过身体之后,我们还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我想做100个瑜伽人的故事,性别、年龄、背景均不设限。只要您有瑜伽故事,我就能讲得“有趣”,欢迎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