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塔拉·韦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不禁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书名“educated”显然不是仅仅指“被教育、受教育”这一种状态。
塔拉接受教育的经历很不平常,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没有相应地在小学和中学就读,而是一边帮助父母做事,一边从母亲那里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在哥哥泰勒通过学习成功地离开了大山之后,她心中的火苗也被点燃了,经过两次考试,她被杨百翰大学录取,而后先后前往剑桥大学与哈佛大学读研究生、访学。
在阅读的过程中,脑海里不时浮现出另外一本书《风雨哈佛路》的影子。两位主人公的经历相似,都是出身一般,甚至可以说,处于一般水准线之下,最后都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塔拉的命运比利兹还稍稍好一点,至少她还有一个指路明灯式的哥哥。
也许在阅读之前是对《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期望太高的缘故,在阅读之后反而对《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些失望,这种失望不至于到大失所望的地步,就是淡淡的,如立秋早晨的薄雾。很快,一种浓郁的情感在心中满溢开来,我忽然发现,在这本书里我没看到时代的变化,也没看到大的声势,而是一个女孩在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她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去宣传教化,为学校体制做喉舌,她能将她的故事全须全尾地分享出来,就已经承担足够的人文关怀了。
该书简明地将故事的主体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余忆童稚时”,她儿时是如何在那种家庭环境下长大,并且详细地描述了几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如尼克被火烧,家里人出车祸,肖恩打她辱骂她等等。第二部分,则是写她在哥哥泰勒的帮助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下申请进入杨百翰大学以后种种情况,有脱离家庭的欢喜、有和别人格格不入的不适应,在那里她学习到了与父亲所说的完全不一样的知识,慢慢地,她意识自己从前的生活是和其他人过的生活是多么不同。至于第三部分则写她读研究生与访学期间,与父亲、与家庭的矛盾再一次升级,她面对的是父亲、母亲、姐姐、哥哥的出尔反尔和欺骗,她一次又一次回到大山,一次又一次地怀着失望回到学校。和父亲的矛盾如同沉下湖水的石头不停地拖着她往下落,她一直试图摆脱父亲所代表的家庭的对她的印象,但她开始发现自己会做出父亲做过的事情,会说说哥哥肖恩说过的话。她的记忆像是被篡改,她渐渐地连自己的感受也不敢相信。被姐姐奥黛丽和母亲的背信弃义伤害到后,却意外的获得了哥哥泰勒和弟弟理查德站在了她这一边。
家庭的矛盾在结尾处也没有得到解决。我想,这不是普世剧本所偏爱的结局,却是我认为最可能发生的结局。大山里的父母过了六十七十年,已经自有一套根深蒂固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了,他们的观念不会因为孩子变成博士就会发生变化,毕竟父母和子女不是向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作者说过她第一次听课时不知道大屠杀的范围,将五六百万人当做五六人,其实,很明显地展露了未受教育的一个缺点,就是认知误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欧洲当成是一个国家,也就不足为奇。
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父亲所代表的家庭背后是原始的、古朴的、陈旧的、落后的价值观,他们不相信现代医学,比起去医院治病,他们更相信神会解救他们,承受痛苦之时他们宁愿相信这是神的恩赐,也不愿意去试图改善自己身处的境地,即便是塔拉再一次对父母伸出和解的手,父亲还是把她当做是被撒旦引诱的孩子,处于魔鬼聚集的深渊。
教育是什么呢?只是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和经验吗?对,可也不完全对。若是学习这两者,社会这所大学会教会更多更加实际的操作,还能很快就应用和实践,可为什么还是有人在强调在受教育的重要性呢,我想,在受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在学习一种名为“接受教育”的教育,也就是前文说的“被教育、受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学到知识和经验固然很好,也要学会能学到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老六在《圆桌派》里说有些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他的知识就固有化了,听不进别的观点。对比起塔拉的父亲也是这样,他把自己得来的知识和信息改头换面,传达给妻子和儿女们,然后制造恐慌和喜悦,使得一家人都有异于常人,令一家人都受到他的病状的波及。而塔拉与泰勒和理查德则能认真地对待塔拉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另一种说法。扩展信息渠道,不一定能找到真相,但找到真相的利率肯定会增大,而单一的信息渠道会让听者以为那就是真理,无法甄别,无法审查,这就是受教育与不受教育的区别。
在谈论到《82年生的金智英》时,孔刘说,不止是女性的悲剧,是人类共同的悲痛。类似的情况在塔拉的家庭也有发生,熟视无睹的父亲,替哥哥遮掩的母亲,选择屈服的姐姐,如果塔拉没选择受教育,那么她的命运则会跟她的妈妈和姐姐一样。顺手搜了一下作者,发现作者不过才三十三岁,能获得如此成就,在同龄之中,算得上是硕果累累的了。但可贵在这本书里,能看到塔拉的痛苦、迷茫和踌躇,却不会看到她的自怨自艾,顾影自怜,同样,对进去杨百翰大学和读博士,她也快乐,但也显得很淡定,有种云淡风轻,没有像其他同类的书籍一样哭诉着自己有多么不容易,才获得今日之成就,我认为,这是她难得的地方。
人人心中都有一面镜子,有人能从中看到自己光辉满面,由此自怜自爱,有人能看到身上的诸多缺点,将身上的七个魔鬼都驱逐干净,也有人躬身自省,看到生命不完美的罅漏,亦能与之和平相处。总之,岁月还长,人生还久,秉持着一种观念度过一生,未免太乏味单调了,不如多听一听、看看,恰如汪曾祺所说来到世上,什么都要尝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