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昨天都忘记了,今天一起发。
- 【新闻】
技术挺好的,但是用来定向发广告就有点恶心了。当用户处于「沮丧」、「压力大」的状态,强行推送产品,用户是很容易冲动消费的。这是一种强盗行为了。
- 【文章】
看得最吃力的一次,看了好久。
社交媒体时代,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出现令人不快的嫉妒情绪。更加严重的,会想要摧毁别人拥有的东西,不仅仅是自己想要,而且希望其他人也不要拥有它。这可能使嫉妒的人很难寻求和接受帮助,因为他们觉得不可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强烈的想要消灭别人和他们自己的任何好事。
The age of envy: how to be happy when everyone else’s life looks perfect
- 【文章】
笔记分三栏,右则课堂笔记(简短的语句+符号),左则总结关键词,下面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其实关键在于,课后复习,以及反复思考和记忆。
- 【新闻】
我不太明白这个产品针对的用户。专业的用户不需要用 iPad 修图,PS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需要学习,并且也不会为了修图而专门购买 iPad,手机 App 就可以解决。
值得关注的是 PSD 文件能够共用,搭配云端和 Apple 自带的接力功能,能大大提高效率。但一定需要吗?
-
【新闻】
木村拓哉的女儿木村光希如今看来真的快成日本的国民女儿了,74家报纸同时报道她,连起来就是一段完整的话,非常厉害了。
但也有人点出,她如今的名气都来自于父母,并没有实质的成绩,充其量是一个「网红模特」。说得挺对的,但完全不影响她成为国民女儿、顶级流量。只要不出丑闻,在这个时代未来星途一片光明。
- 【文章】
「快手的500个家乡」公益活动。
快手价值观:平等普惠。
每个用户都是平等的,每个员工也一样,不管是创始人,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打官腔摆架子在快手都行不通。
每个互联网公司都在打造「大学」,但快手打造的是「中学」。每个新人会花费至少一天时间培训,内容是企业的初心、现状和打算。
快手内部开放和坦诚,员工的感受、参与和成长都得到重视,员工感觉到被信任。
快手的崛起,一方面归结于赶上了移动互联网下沉的红利,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是快手抓住了机会?和他们的企业文化分不开。
- 【文章】
突然就每日精选了,是不是因为我最近看太多关于情绪的内容。
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是,负面情绪存在的价值在于警醒自己,而怎么处理负面情绪是衡量个人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准。
- 【podcast】
《交叉点|抵抗抖音就是解放被折叠的智慧》
以抖音为引子,聊的是封闭的工具,比如微信。
封闭的工具减轻了用户的认知负担,但剥夺了用户的创造能力。在某种层面,可以更加轻松,但也会使用户变蠢。
其中的「封闭」指只能按规则和制造意图来使用的工具,「开放」指用户能开放性地使用的工具。
#6:抵抗抖音就是解放被折叠的智慧 — 交差点 — Overcast
- 【文章】
国内的互联网产品好像总有一个过不去的词,「社交」。所有产品都得添加一个社交功能。我一直都挺反感这种「重社交」的模式,一方面,在给用户强化一个信号:「你这么做是为了社交」,很多事情做不只是为了社交的。另一方面,不够专注。
交友属性的产品,可以重社交。但是音乐产品、教育产品搞社交干什么,之前甚至有在打车软件里加入社交的。对于音乐产品,我关心怎么找到我喜欢的音乐,关心怎么管理我的音乐,我不关心谁和我一样喜欢什么音乐。
或许未来的趋向是腾讯音乐这样的玩法,以社交为核心,联动其他的软件:
找到喜欢的音乐—分享给别人—寻找唱这首歌的主播—学习怎么唱—演唱并分布到自己的主页。
难道极简主义者和精致主义者注定会被时代抛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