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教师发展作为行业发展重心?将教师的国际化素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方向?——TIDE大会主要议题。
2019年5月25日,我校社科组教师代表赴苏州参加了“育即未来”第二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来自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教育总监、德威中国区学校总监、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融合部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等近50名重磅嘉宾以及500多位国际学校一线工作者共聚一堂,就当下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素养要求、国际教师话语权和定位等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大会在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的外籍教师和可爱的孩子们的精彩表演中拉开了序幕。让我们感受到了国际视野下的中西文化融合的魅力。
伦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总校长曹伦华校长做了开幕式致辞。他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大家能碰撞出思维的花火,引起更多的从业者对教育的思考。
顶思创始人马晓平先生在大会致辞中提到,2018年的主题是“育见未来”,2019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的主题则为“育即未来”,改变其中的一个字缘由在于,从长远来看,学生是教育终极目标,但在短期内,国际学校唯一的刚需是教师,所有学校争夺的资源正是老师。马晓平认为在短期内,培养国际教师应该是国际教育行业的重点之一。
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教育总监Tristian Stobie,发表了主旨演讲——“在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让学生具备哪些能力?”。他从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怎样去塑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当下的新变化对教师教学有哪些影响四个方面和与会人员分享了他的一些理解。Tristian总结了6项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能力:
● 准确深入的理解如何优化学习
● 在教学中,理解学科的本质
●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 把教学内容与真实的世界结合
● 合作培养
● 关注边际成长和持续改善
其中,Tristian重点解释说道:大家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存在普遍误解,认为建构主义是一种教学方式,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建构主义描述的是人是如何学习的,其对教学有影响,但其本身并非教学方式。 在Tristian看来,建构主义就是一种事实,每个人都在构建自己的心理现实。每当人们学习到新的知识时,会整合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而对于学生而言,有的学生的整合能力强,有的弱,因此老师的作用就是不断参与进去,和学生进行互动,在其大脑当中形成现象,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学习。即教师不能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使学生参与,在头脑中构建新的概念。
上海市尚德实验学校融合部校长姚可阶以“全球视野下的课程建设与发展”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演讲中她从三个方面讲述国际情怀的培养方式,包括:
● 基于本土文化根基培养学生全球视野
● 基于学科跨界和多元评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基于课程的持续性发展,建立教师过程性评价和职业成长体系。
她还特别举例到,指出扎根中国文学培养全球视野可以通过经典诵读、校本阅读、传统社团、活动序列等方面入手。同时,她强调真正决定一个国际化学校竞争力的有两大要素,一是课程能力,二是教师水平。她强调人是课程发展的根本,作为教师需要思维解锁和学科跨界,可以通过课程流程、教法与学法、评估与学习、专业与发展四个维度来判断教学是否达到学校课程发展的标准。而有效课堂的要素则包括:教学目标、通过概念和北京进行探究、教学内容/技能的传递、学生参与度、学生理解度检查、差异化教学、课堂文化、教案计划和教学反思。
德威国际集团中国区教育总监兼儿童权益安全保护总监John Todd发表主旨演讲“寻找学习的脚步”,John强调如果学生没有在学习,那么教学就是一种无用功。他认为,学习是学校的核心,但教学并不等于学习。尽管教学发生在课堂,但学生的学习并非完全与教学同步。确认学生是否真正忙于学习的最好方式是与学生进行沟通,从学生反馈中收集证据,譬如说学生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本次TIDE辩论邀请到一些行业领先者就“未来学校以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为中心”进行辩论。借助这个的特别环节,激励国际教师,在繁忙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停下来反思教学。无论未来学校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不忘教育初心。
辩论会中,辩手们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引起了在座教师们的阵阵热烈的掌声。
论坛的最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苏君阳、青年成就中国创始人周保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生张雨琦、顶思人力资源总监贾垣围绕着未来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大家进行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