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老师这篇文章,把“兴趣”与“专注热情”区分开来,启发了我。但感觉他有点用力过度了,因兴趣绝非一个虚无的概念。之所以文中很多人诉说
从小到大都没有发自内心地想做什么事,从学习到工作到恋爱
我想应该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兴趣的内核不同
兴趣是有内核的。好奇心是人类最初的兴趣萌芽;及至长大成人,名利欲望成了绝大多数人的兴趣来源。不同的兴趣内核,代表不同的欲望和目标。
当兴趣推动一项任务时,任务本身的性质是否真正契合你的兴趣内核,决定了你能坚持多远。商人逐利,明星求名,科学家求真,这些都是正确的道路,兴趣-探索-成就-挫折-克服-更大成就-更大兴趣……一切都是正反馈。
但倘若相反,孩子苦练琴技以求高考加分,博士搞科研以求找到好工作之类,那么,由于任务本质与兴趣目标的偏离,注定这是一条万分艰难的道路。在如此艰难的道路上,兴趣再也推动不了你了,甚至兴趣本身也早已消失在尘埃里。
二、兴趣的层级不同
可是即使兴趣内核与任务本质相契合,但能不能上升到“专注热情”的状态,这中间是有一长段路要走的。
我最关心的当然是求知的兴趣。
求知的兴趣一定是起源于好奇心。孩子天然就对各种新奇事物感到好奇,想问个究竟,看个明白。但是这份好奇心能不能带他探索下去,是需要资源、需要引导的。不然,无数的好奇心就自然消失了。
更惨的是,有资源,却被大人错误的引导,被填鸭教学、机械重复教学给扼杀了这份宝贵的兴趣。
所以,即使有了资源,如何引导?这非常非常的重要!这涉及非常专业的认知发展模型,也需要与之配套的非常专业的教育技能。
有一点是首先要考虑的,即兴趣内核要升级:本来是对事物的简单好奇,经过了解、探索、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渐渐的,问题出现了。真相如何?起源如何?如何解决?这种求索之心一旦产生,离“专注热情”就不远了。
目前所观察到的美国教学,在激发孩子兴趣方面是非常投入非常优秀的。但是,在如何把兴趣内核从“好奇”升级到“问题求解”上,可以看到一部分专业的做法,但一定还不够,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