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摆渡人,看完后就一直想着把后面两本看完,一个寒假过去了,当我拿到后面两本书是一口气就将他们看完了。看完后觉得特别爽快,亦感慨万千,所以记下阅读的感受,不使一时的阅读感悟飘散。
“当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你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入再次的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这是《摆渡人1》到《摆渡人之重返荒原》,再到《摆渡人之无境之爱》中以一贯之的主题。我初次拿到这本书,看到封面上的这句话时也令我暗自思索。这部小说表面上看似是一部浅显的言情小说,但实际上它蕴含着更宏大的主题,生存、死亡与爱从来都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主题,也是无法轻易舍弃一方的。当三者同样分量的事物摆在你面前时你又会如何选择呢?在这故事中,摆渡人和他们摆渡的灵魂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这套书封面上呈现的图景也是:阳光照耀下,静谧的湖面上映衬着温暖的光芒,一人头戴斗笠,撑一叶小舟飘行其上,阳光的尽头处笼罩着的滚滚乌云,逐渐散去后呈现出晴空万里,阳光万丈。这里的湖泊或许象征着灵魂要到达生死分界线要面临的最后一个生死考验,或许也象征着人生就有如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呢?
这是一个向死而生的故事,一个生活困苦,从小父母离异,在家与母亲矛盾冲突不断,在学校饱受同学压迫欺负,连最好的朋友也转学离开了的15岁女孩迪伦在去寻找亲生父亲的火车隧道里遭遇意外事故,在自己灵魂的荒原入口见到了自己的摆渡人——一个与他年纪相仿,面色凝重冷漠的摆渡人崔斯坦。不明真相迪伦在此崔斯坦的引导下开始走向了她灵魂的荒原。崔斯坦引导迪伦跨越重重阻碍向前,也使她逐渐地明白了自己死亡的真相。
在初入荒原时,作者着力描写迪伦的弱小、单纯。此时的她只是一个孤独、胆小的小女孩,跟随着崔斯坦小心翼翼的前进。在到达第一个安全屋时,迪伦的内心的依然是恐惧的、不情愿的。在到达第二个安全屋时,在经历了荒原上种种不同寻常的事物后,迪伦逐渐了解到了事实的真相,此时她的内心有着异乎寻常的平静,心中似乎有着回家般的安宁。我想,这或许是由于他知道有一位摆度人保护她,陪伴她,或许也更是因为她在人世的悲惨状况使她失望,也令她心碎,所以渴望着在灵魂的另一头能够寻找到新的安慰吧。迪伦的平静出乎崔斯坦的意料,所以也引来了崔斯坦的侧目吧。在随后的相处中,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共同抵抗着恶魔的侵袭,两颗心逐渐的靠近。迪伦渐渐地习惯于崔斯坦的陪伴,渐渐地理解到崔斯坦千百年来无尽的空虚、孤独,开始为他无法摆脱命运而同情悲伤,也开始关心他,也担心他因为自己不经意好奇的话而受伤,并且开始完全的信任他;而崔斯坦也渐渐感受到了迪伦的特别,感觉到自己与迪伦心灵的契合——仿佛迪伦就是为自己而来。然而崔斯坦担心会因为情感影响到自己做出冷静理智的判断从而使迪伦的灵魂被恶魔吞噬,同时他也了然摆渡人的规则,因此他不得不向迪伦隐藏自己的情感,依然以命令的口吻引导她前进。此时更为成熟的崔斯坦内心承受着比迪伦更大的煎熬。这种“爱而不得”的情感也是故事中最令我动容的情感之一。在迪伦奋力冲进第四个安全屋时,他发现崔斯坦跟恶魔斗争消失后,迪伦的恐惧和担忧达到了顶点。当崔斯坦伤痕累累的重新出现在迪伦面前时,她忘乎所以的拥抱他,感受到无尽的安心与喜悦。崔斯坦也因此再也无法隐藏自己对迪伦的心意。
在崔斯坦的护卫下,迪伦最终来到了分界线,面临着即将而来的分别 ,他们二人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崔斯坦虽不舍与所爱之人分别,但为了迪伦的安全,为了她的灵魂可以得到新生,希望她可以跨过分界线;而迪伦渴望着能够跟所爱的人一起生活不再分别,不愿转身离去。最终在催斯坦的哄骗下,迪伦跨入了分界线,而崔斯坦却无法跟随她一起跨入。独自进入分界线的迪伦无法忍受再也见不到崔斯坦,再也感受不到他的温暖的无尽的痛苦,开始萌生并不顾一切的寻找跟崔斯坦重回人世的方法。在伊莱扎太太的指引下,她计划着重返荒原。在跨出分界线的那一刻,她内心还是恐惧无助的,但永失所爱是她内心更无法忍受的痛苦,带着崔斯坦重返人间也是她更为强烈的渴望,所以她拿出了超出常人的勇气去做这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迪伦独自一人九死一生度过恶鬼潜伏的湖泊后,在崔斯坦的安全屋前再次见到了崔斯坦。在感受到迪伦坚定的勇气后崔斯坦也决定跟随迪伦重回人世。最终他们成功了。当迪伦嘴唇颤抖着露出微笑轻声地向崔斯坦说出:“原来你在这里”。崔斯坦回复她一声:“我在这里。”
在直面生存死亡与爱时迪伦与崔斯坦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他们选择了爱。因为对迪伦的爱,崔斯坦甘愿再次忍受失去迪伦后的无尽的空虚、孤独也想让她跨入分界线;因为对崔斯坦的爱使迪伦有着强烈的动力,冲破恐惧,鼓起巨大的勇气重新穿越荒原带回崔斯坦。他们以勇气和爱穿越了荒原,在绝无生机中找到了一条“生”的道路。
这套书以情感治愈类小说上架,但在我看来,这更是一部小女孩的心灵成长史。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小女孩的心灵成长过程。在进入荒原前,迪伦的内心就像干涸的河床,在遇到崔斯坦后,迪伦内心逐渐变得充沛,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崔斯坦的爱,也因为爱的丰盛,她开始为了所爱的人不顾一切,逐渐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的女孩。在荒原中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保护他的灵魂不被恶鬼吞噬;而迪伦也是崔斯坦的灵魂摆渡人,给他空虚乏味的灵魂带来了一丝微光和温暖,也带她摆脱了命运对他无形的控制。他们共同完成了一场对彼此灵魂的救赎。
在后面两本书中,作者更是把故事延伸到了另外一对摆渡人苏珊娜和她摆渡的灵魂杰克,还有迪伦的父母身上。当直面生存死亡与爱时,他们都愿意为了所爱之人献出自己的灵魂。苏珊娜为了拯救变成恶鬼的杰克,多次不顾自己的安危潜入到恶鬼潜伏的湖底唤回了杰克的灵魂;迪伦选择将生的权利留给自己的父母,而得知真相后的父母,也愿意将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孩子。在直面生死生存和死亡与爱时,他们都选择了爱。所有的爱,包括爱情、亲情、对职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都可以使人忽略生死,获得超越生死的力量,从而使生得到希望。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我想纵使“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也不妨碍你去爱他人。每一个人也许在人生中都会遇到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契机的人,给予他人帮助也是对自己的拯救,渡人也是渡己。就像书中所回答的“每一个镌刻着爱的灵魂,都可以成为他人生命中的摆渡人。”这部小说读完后给人满满的温暖和深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