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雨。南方温暖的冬天,终于迎来下雨的天气。心情也跟着水润起来,姐妹群相约到山庄煮柴火饭。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到达山庄后,发现露天的柴火和灶台早已被雨水淋湿。即便如此,湿柴和绵绵小雨也阻挡不了我们烧柴煮饭的热情。虽历经一个多小时才焖出一锅没有卖相却饱含烟火气息的芥菜咸饭,却也是一次三蜜初次合作有料更有趣的行饭体验。古有西游记,今有柴火记,考验着我们的耐心、技巧与合作力。
众人烧柴意见多,狭路相逢温和者胜。我们性情好,柴火灶比我们更温和,三人都掏空想象力各抒己见所谓的旺火“搞笑”经验,还振振有词当年师从祖传烧柴煮饭的工龄和本领。方案一套一套地实施,各自展示当年烧柴煮大锅饭的才华。奈何柴火灶好似调皮的伙伴,丝毫不给我们面子,好不容易有点火色,因照顾不周经常收回火焰。只能感慨“今非昔比”,其实是我们已经忘记了孩童时烧柴经验。煮了半小时,锅中之米始终淡定的不温不火,火势不长脾气长,我们的意见已见分歧。我安慰她们,“我们不是专门来吃的,是来体验这种仪式感的”,一句话把中年少女的初心揪了回来,情绪立马温和了。斌妹坚守灶口,一手摇扇子不停地扇风,一手调整柴火的集合力;我主厨,小姑副厨,大家又开始笑呵呵地围着灶台各司其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远处飘来的闽南歌谣很应景,“天黑黑,要落雨……阿公要煮咸,阿嬷要煮淡,两人相打弄破鼎,哇哈哈”。每日三餐,是家的味道,煮三餐的琐碎,偶尔也是夫妻吵架的诱因,乃世人常态。通过争执,求得解决事情的最佳方案,本是好事,有的是干柴烈火“一点即燃”,更多时候是为微不足道鸡毛蒜皮的小事彼此生气以致闹翻“弄破鼎”,假如俩人都温和地沟通、不较真,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也更会理解对方,增进夫妻感情,何乐而不为。
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不必仰望别人,不忘初心,夫妻志同道合携手共创、共建温馨家园,不再是劳累而是寻找快乐享受满满仪式感的乐趣,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变成琴棋书画诗酒花。夫妻之间、家人之间,彼此成全,相互滋养。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