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昨天发了个圈:2019,将时间和精力多花在让自己满意上,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借这个机会结合罗胖的跨年演讲对自己立的这个FLAG作个诠释:
首先作个申明:此图片好些朋友评论说我变漂亮了,其实本人变化并不大,全然没图片上那么漂亮,之所以有此错觉,其实是侧面显得脸小了,然后抬起头,下巴肉没了,再加上美图秀秀相机的自动处理,所以就比真人好看多了,哈哈哈……因此要相信:你看的不是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也不是你听到的,你以为的更不是你所以为的……罗胖的跨年演讲讲得很好:要善于把抽象原则还原为世界的真实面目,还原能力是当今最稀缺的能力……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直至还原本来面目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一个层面看到是表面的现象演绎后的山水,属于无知无明的状态;第二个层面则穿透了演绎看到了山水背后的与表相不一样的本来面目,是醒觉的过程;最高境界则是一眼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瞬间洞察直达本来面目,是一种直觉反应。试问我们都到了第几层境界?我自认为自己大部分时间还在第二个层面,首先看到的是表相,然后才能通过表相探寻背后的事实和真相,这还是从事教练工作以后练就的基本功,从醒觉到直觉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时看到这里我头脑中立马想到了沈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推论的阶梯:
我们都是生活在自己头脑中演绎的世界里,从存在数据到选择数据,然后进行推论演绎和归纳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如何让当事人从这个过程演绎的结论中回溯到事实(选择数据),是教练的基本功,也就是罗胖说的常人所稀缺的还原能力,还原真实的自已和真实的世界,之如罗胖演讲所言:
我对这种英雄主义的理解和践行就是我最前面的2019年直至今后所立的FLAG:将时间和精力多花在让自己满意上,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这种“让自己满意”与“自满”是两回事,很多人的人生之所以不顺利或之所以时常感到痛苦,都是由于我们对自己选择的不满意引起的,我们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不满意自己的收入、不满意自己的伴侣、不满意自己的子女、不满意自己的父母、不满意自己的朋友、不满意自己的上司、不满意自己的下属……其实这些看似对他人的不满意当初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其根源还是欲望所滋生的对自己的不满意,我们喜欢跟别人去攀比,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期望自己能让所有人满意……结果造成自我纠结,这种纠结形成了身体内的各种邪气,人体内需要阴阳平衡,中气从之,是正气与邪气的较量场,正邪相争正不压邪时则百病丛生,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这又是何必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与自己讲和,认清自己,认清生活的真相,包容原谅自己原来的选择和错误,真正让自己满意,满意遇到的任何人所发生的任何事,看清事物的本质,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然先要让自己满意,别人满不满意那是别人的事,更何况一个对自己都不满的人(牢骚满腹之人)是无法得到别人满意的,所以先后顺序别搞错了,当我们一味顺从他人时,先问问自己:这样做你对自己满意吗?你开心吗?答案Yes就涚明对方是你该顺从的,或者这件事是可以顺势而为的;答案No就说明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沟通,或者这个人或者这件事就不是你该顺从的……
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便会懂得让自己满意,当然能正常行事,此为根本智慧,再次同意罗胖提炼的观点,除此之外还发现罗胖运用着现代的技术和说辞其实宣导的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经典之道
在这个不断创新求变的不确定时代,总有些东西是恒久不变的,那就是:经典!经典的内容完全没变,而给人的启迪却日久弥新……之如古圣先贤的经典《德道经》《金刚经》《论语》《黄帝内经》……经典的句子常读常新;之如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实践》……经典的书常看常新;之如Colin教练的课《管理教练》……经典的课常上常新;相信:与经典有关的事业常做常新,关键在于坚守!
本章的不行、不见、不为,并不是要我们被动地守株待兔,以逸待劳,不劳而获,而是到达看山的最高境界,指认清规律,直达本质,审时度势,侍机而动,避免不必要的徒劳无功。我认为,学会让自己满意也是一种醒觉吧,这种醒觉不但能让我心开意解,还能让我不断精进,不断提升认知水平,不断地让自己满意……当我们真的要告别这个人世间时,回望过去,对自己满意、对自己的人生满意、没有什么遗憾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归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