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开创了改革开放全新局面。近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改革,提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人民”二字出现高达48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真改革、深改革。
理解改革来自谁,站好人民立场。人民期盼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时代瞩目中国共产党人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濒临崩溃的经济,百废待兴的国家,以及温饱难济的人民。一场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的改革刻不容缓。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摆脱了贫困的中国人民,有了“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咬紧牙关将改革向驶向深水区势在必行。如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化改革必然要向纵深推进。人民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旨归,改革不是口号,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期盼和中华民族的梦想。
理解改革依靠谁,答好合力答卷。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主体力量。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打造“服务型政府”到推行“放管服”改革,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改革路上,数千个方案探索、实施,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等各个领域,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这些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让人民成改革的主角,凝聚好人民力量,汲取人民智慧,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让改革携人民共赴,与人民共享。
理解改革为了谁,写好民生篇章。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如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改革的重心必将更加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更注重促进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改革所向,要将人民的需求作为改革的“首要信号”,以造福人民为改革的“终极追求”,以人民的满意度为评判改革成效的“黄金准则”,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