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
431:晋纪(六)

晋纪六(从301年开始,到302年结束,共计2年时间。)
301年春正月,司马衷封散骑常侍、安定人张轨为凉州刺史。张轨认为这时四发难,暗中有割据河西的想法,所以要求前往凉州。这时,凉州境内盗贼纵横,鲜卑人入侵,张轨到任后,以宋配、汜瑗作为谋主,全部征讨平定,威势震动西方。
相国司马伦和孙秀派牙门将赵奉诈传有司马懿的神秘预言说:“司马伦应当早入主西宫。”散骑常侍、义阳王司马威是司马望的孙子,他平时谄媚侍奉司马伦,司马伦封司马威为侍中,派他威逼夺下司马衷的玺绶,写成禅让诏书。又派尚书令满奋持节,奉玺绶禅位于司马伦。左卫将军王舆、前军将军司马雅率领甲士上殿,晓谕三部司马,展示威势赏罚,没有人敢违抗。张林等人屯驻守卫各门。
乙丑日,司马伦乘坐皇帝的法驾车入宫,继承帝位,宣布大赦天下,改元为建始元年。司马衷从华林园出西门,居住在金墉城中,司马伦派张衡率兵看守。
丙寅日,司马伦尊奉奉司马衷为太上皇,改金墉城叫做永昌宫,废掉皇太孙为濮阳王。册立世子司马荂为皇太子,封皇子司马馥为京兆王,封皇子司马虔为广平王,封皇子司马诩为霸城王,都担任侍中率兵。封梁王司马肜为宰衡,封何劭为太宰,封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其礼仪等同于三司,封义阳王司马威为中书令,封张林为卫将军,其余党羽都封为卿、将,破格越阶提拔的更是无法计数。下到奴婢军卒,也都加封爵位。每次朝会时,戴貂蝉的人坐满朝堂,当时的人们编成谚语说:“貂不足,狗尾续。”
这年,天下所举荐的贤良、秀才、孝廉都不经过考试,郡国上计吏和十六岁以上的太学生都封为署吏;在职的守令在全国大赦这天都被封侯;郡属小官吏全都举荐为孝廉,县属小官吏全都举荐为廉吏。国家府、库的储备都不够用于供给赏赐。封侯的人很多,来不及铸印,有时就用无字光板顶替。
当初,平南将军孙旂的儿子孙弼、他弟弟的儿子孙髦、孙辅、孙琰都依附孙秀,和他合族,十天半月就官位显要。在司马伦称帝后,这四人都封为将军,加封郡侯,封孙旂为车骑将军、开府办公。
孙旂认为孙弼等人接受司马伦的官爵太过迅速,肯定会给家中带来灾祸,就派遣小儿子叫回他们责问,孙弼等人全都不听。孙旂无法制止,只能痛哭罢了。
癸酉日,杀掉濮阳哀王司马臧,由孙秀专执朝政,司马伦所出的诏令,孙秀马上全部改动,他自己书写青纸作为诏书,有时候朝令夕改,百官改换位置就像流水一样不定。
张林平时与孙秀不和,抱怨自己没能开府办公,就在暗中写给太子司马荂信,其中说:“刘秀专权不符合众人之心,功臣都些是小人,他们扰乱朝廷,应当全部诛尽。”
司马荂把书信报告给司马伦,司马伦又送给孙秀。孙秀劝司马伦收捕张林后杀掉,夷灭其三族。孙秀认为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各自拥有强兵,割据一方,非常厌恶,就用自己的亲近作为三王的辅佐,加封司马冏为镇东大将军,加封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都开府办公,其礼仪等同于三司,以便宠信安抚。
李庠骁勇非常得部众之心,赵廞逐渐忌恨,只是嘴上不说。长史、蜀郡人杜淑、张粲劝说赵廞:“将军起兵开始,就马上派遣李庠掌握强兵于外,他不是我们同族人,其心中肯定不会与我们一致。这人肯定要倒戈反水,应当早早图谋。”
这时,李庠劝赵廞称帝号,杜淑和张粲借机报告赵廞说李庠大逆不道,赵廞便把李痒和他的侄子十多人全部斩杀。这时李特、李流都率兵在外,赵廞派人安抚说:“李庠说了不该说的话,其罪责应当处死。兄弟的罪责你们不受牵连。”又封李特、和流为督将。李特和李流怨恨赵廞,率兵返回绵竹。
赵廞的牙门将、涪陵人许弇请求担任巴东监军,杜淑和张粲坚决不答应。许弇大怒,在赵廞门前亲手杀掉杜淑和张粲,杜淑和张粲的身边左右又杀掉许弇。三人都是赵廞的心腹,于是赵廞的势力开始衰落。
赵廞派遣长史、犍为人费远、蜀郡太守李苾、督护常俊都督一万多人切断北路,屯驻在绵竹石亭。李特秘密收集军兵,得到七千多人,在夜间袭击费远等人的军兵,放火焚烧,死掉的占到十分之八九,于是乘机进攻成都。费远和李苾以及军祭酒张微在夜间斩关逃走,文武官员全都逃散。赵廞只带着妻子儿女乘坐小船逃走,来到广都时被随从所杀。李特攻入成都,放纵军兵大肆掳掠,派遣使者前往洛阳,陈述赵廞的罪状。
当初,梁州刺史罗尚听说赵廞造反,上表说:“赵廞并非有雄略之才,蜀地人不归附,其败亡指日而待。”司马伦下诏封罗尚为平西将军、益州刺史,都督牙门将王敦、蜀郡太守徐俭,广汉太守辛冉等人率领七千多人进入蜀地。
李特等人听说罗尚来到,非常恐惧,派自己的弟弟李骧在路上奉迎,并献上珍宝好玩之物。罗尚非常高兴,封李骧为骑督。李特和李流又送去牛肉美酒到绵竹犒劳军兵。王敦、辛冉劝说罗尚:“李特等人专门去做盗贼,应当借机把他们斩杀。如果不这样去做,肯定会成为后患。”罗尚不听。
辛冉和李特有旧交情,他对李特说:“故人相逢,不吉当凶矣。”李特心中非常猜忌恐惧。三月,罗尚到达成都。汶山羌人造反,罗尚派遣王敦征讨,结果被羌人所杀。

齐王司马冏谋划征讨赵王司马伦,还没有动手,离狐人王盛和颍川人处穆在浊泽聚集部众,百姓响应跟随他们,一天就达到上万人。司马伦派他的属将管袭担任齐王军司,讨伐王盛、处穆诛杀掉。司马冏则趁机逮捕管袭,把其斩首,并与豫州刺史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人举兵,派遣使者通知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以及南中郎将、新野公司马歆,向征、镇、州、郡、县、国等各地行政部门传送檄文。其中说:“逆臣孙秀迷惑误导赵王,应该一同讨伐。有不听从命令的,诛灭三族。”
使者到达邺城,成都王司马颖召集邺县县令卢志商议计策。卢志说:“赵王篡权叛逆,人神共愤,殿下召集英雄俊杰顺从民意、扶持正义起兵征讨,百姓一定会不召而自至,举起胳臂争相前来,这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司马颖听从,封卢志为咨议参军,仍然补任为左长史。卢志是卢毓的孙子。司马颖任命兖州刺史王彦、冀州刺史李毅、督护赵骧、石超等人作为前锋,远方近处纷纷响应。到达朝歌时,人数已达二十多万人。石超是石苞的孙子。常山王司马乂在他的封国与太原内史刘暾,各自率领兵马,充当司马颖的后续部队。
新野公司马歆收到司马冏的檄文后,不知道怎么去做。他的宠臣王绥说:“赵王与我们亲近并且强大,齐王与我们疏远并且弱小,明公应当跟随赵王。”参军孙洵大声对众人说:“赵王凶逆,天下人应当共同诛灭,怎么能去论亲疏强弱呢!”司马歆于是跟随司马冏。
原安西参军夏侯奭在始平,集合部几千人响应司马冏,派遣使者邀请河间王司马颙。司马颙使用长史、陇西李含的计谋,应援遣振武将军、河间张方征讨擒获夏侯奭及其党羽,把其判处腰斩。司马冏的檄文到达后,司马颙逮捕了司马冏的使者押送给司马伦,派遣张方率兵协助司马伦。张方到达华阴时,司马颙听说司马冏和司马颖二王的军兵强盛,就又召张方返回,再次归附二王。
司马冏的檄文到达扬州,州中人想要响应司马冏。刺史郗隆是郗虑的玄孙,他因为哥哥的儿子郗鉴和几个儿子都在洛阳,所以迟疑不决,就召集全体官属一起商议。
主簿、淮南人赵诱、原秀才虞潭都说:“赵王篡权叛逆,海内人都憎恨他,现在四处都兴起义兵,赵王必败无疑。为明公考虑,不如亲率精兵直赴许昌,这是上策;派遣将领率兵响应,这是中策;斟酌派遣小股兵马,看形势而动,这是下策。”
郗隆退下后,又和别驾顾彦密谋此事。顾彦说:“赵诱等人所说的下策,其实正是上策。”治中留宝、主簿张褒、西曹留承听说后,请求进见后说:“不明白明公现在打算怎么办?”郗隆说:“我受宣帝、武帝之恩,从不倾向偏助哪一方,只打算守住我所管辖的扬州罢了。”留承说:“天下是文帝打下的天下,太上皇继承帝位已很长时间,现在的司马伦取代他,很不公平,齐王顺应时势举事,成败可以想见。明公不早些发兵响应他,却狐疑拖延,变故灾难就要发生,扬州怎么能保得住呢?”郗隆没有回答。虞潭是虞翻的孙子。
郗隆压住檄文六天没有下达,将士官兵激愤怨恨。参军王邃镇守石头城,将士们争相前去归附,郗隆派遣从事到牛渚去制止他们,却无法阻止。将士们于是都跟随王邃攻打郗隆,郗隆父子和顾彦都被斩杀,首级被传送给司马冏。
安南将军、监督沔北各路军事的孟观认为紫宫中的帝坐没有变化,司马伦肯定不会失败,就替司马伦固守城池。

黄其军
作于2025年11月9日(古历乙巳年九月二十)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