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仰问题上,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鼓起勇气纵身一跃——克尔凯郭尔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罗曼·罗兰
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马克思·韦伯
面对不可知的人生,接受过现代思想洗礼的人已不能从灵性的世界中获得安慰和答案。每个大脑闲置的时刻,人总是在追问着人生终极的意义。生活在马克思·韦伯所谓”诸神之战”的时代是一种幸运的的不幸。幸运在于世界已经被理性祛魅,人再难彻底陷入古代世界”怪力乱神”的癔想。不幸在于我们失去了统一衡量世间价值的尺子。面对各种不同的观念,人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对于不同的人,这样的不幸程度不同。现代社会依旧可以选择拥抱宗教信仰,”明智而易行”的规避了问题。倘若死亡来临时依然毫无动摇,那么也算是修成“正果”。至于代价几何,确实是难以判断了。
可惜无神论实在是禁果,一旦尝到了它的味道,就回不到“伊甸园”了。离开“伊甸园”,人再不能没心没废的快乐。世上每个微小的不如意都会在夜深人静时带来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质疑。每遇到一个深刻的人生观念总免不了感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后又遗忘,遗忘之后再次踏上寻找意义的旅程。如此重复,远不如守着真理来的轻松与快乐。却也不甘不能停下脚步。这是理性带来副产品。
多元的价值观存在于社会中,谁也不能完全的压倒谁。在什么样的观念去生活成为了一个问题。它不是得不到答案,而是有道理的答案太多。我们失去了统一价值的尺子,一个人的价值判断总是难以让另一个人打心里服气。后来者在前人的各种表述中实在是挑花了眼。
面对观念的取舍有三种方式,方式不同带来不同的人生意义。第一种是“拿来主义的坚信”。不去陷如选择的泥潭,而是在一开始便坚定的遵循一种观念。例如如果认为金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那么就坚定的获取更多的金钱。第二种是在各种观念间徘徊,无法下定决心选择。人生虚耗的痛苦总是如影随形,没有长期稳定目标的结果是无法专注,以平庸收场。第三种是创造个人的理念。在审慎了解各种观念后,为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价值。世界上没有一种观念可以完全契合一个人,所以人只有成为尼采所谓的”超人”,有了“主人道德”才能有自己愿意终身践行的理念。作为“自为的存在”的人类,没有被先天赋予意义,所以也没有限制。人需要不停的去成为新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只有个人的理念才能担此重任。
生活的真相是人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负责需要一个理念来支撑。人可以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不如意时用旺盛的生命力去激活新的可能性。面对真相与真理的鸿沟,纸上的推导终是力有不逮。那时只能勇气先行,纵身一跃。柳暗花明亦或万丈深渊,难以预料。用斯多葛主义的安慰一下,只能说是控制自己能控制的了。但求好事,无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