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试图养出一个活得正确的孩子】中原焦点团队段静辉坚持分享370天2020-10-30

        不要试图养出一个活得正确的孩子  

        很多父母会这样想,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再不强调这件事,不对他严加管教,以后他们继续犯同样的错,甚至犯更大的错误呢? 事实上,这些想法的背后,就透露着父母的一种焦虑—— 极度渴望养出一个正确的孩子。 也因此,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的第一想法不是去帮孩子解决,也看不到孩子的弱小,而是迫切地要把孩子纠正成正确的样子。 可以说太多的父母,都特别希望收获一个活得正确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不会给家长添任何麻烦,成绩不错,也从来不惹事,不会被老师叫家长。 如果你觉得这样很好,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你收获了一个活在条条框框里的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成长路上可能会遇到2个问题。 他们会觉得做不了自己,活着没意思。 在家里,以父母的规则正确地活着;到学校,以校园的规则正确地活着。 每做一件事,都要拘束在别人定的规则下,是对是错完全由别人说了算,这样根本就做不了自己,永远都只是规规矩矩地活着。 这样的孩子到了社会上,就会活在别人眼中,而不敢真正去活出自己。 如此一来,他们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活着没意思,会更想要走极端。 他们会失去对世界的判断,没有自己的感觉。 如果对和错都必须限定在大人的标准里,那么孩子对这个世界就没了自己判断。

         有这么一句话: 如果总是正确地活着,那么意味着这个人是个弱者;强大的人,他总是要把身上的绳索冲断,要干一些叛逆的事情。 孩子有适当的叛逆,其实是在向这个世界宣布: 我生在这个世界,并不都是来听话和顺从的,我想表达我自己。 这样一来,他们才能有做自己的感觉,才能有对这个世界的判断,知道如何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 所以,对孩子叛逆和犯错,我们要有一定的理解,而不是要求孩子必须正确的活着。 当他们犯大错的时候,及时拉一拉;犯小错的时候,允许他们自己解决,或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就已经很好了。 

        人的一生之中,总是要犯很多错误,最终才能够逐渐找到一种感觉:我可以做我自己,我能按照我的方式,更好去面对这个世界。 因此,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犯错的空间。 唯有能做自己,他们才有生命的动力。(抄的,太晚了,抄一段,从哪抄的?之前抄的忘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