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规律
如果说天赋、勤奋与幸运,是作家们的创作天花板;那么,对于规律的尊重就像作家教堂中的椅子,区分开那些坐着的、蹲着的、趴着的。
前阵子我说我要重新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一朋友对我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这样:写作应该是一件很随心的事情,写过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刻意练习反而是失去了初心。
我当时的想法是,写作本是自身真实情感和思想的流露,但我希望能通过练习,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简洁,有力地表达出来,我不希望能成为文学家,但是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够简练及准确地表达出来。
就像是阳志平老师上面说的那样,天赋、勤奋和幸运迟早会有一个尽头,我需要做的就不停汲取前人的成果,让自己学习规律,服从及利用规律,登堂入室,找到正确的方法。
句法能量
在《文心书话(3)》中,阳志平老师引用了杜克大学英语系教授Gopen的阅读能量模型,认为大脑处理句子是需要能量的。
Et=句法能量+语义能量
用我写微信号公众号的文章的经历来举例吧,以前我在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是比较随意的,文字数从1000到5000不等,但经过一段时期的数据分析,发现文章字数在800-1000左右的文章得到转发和收藏的次数较多。
套用阅读能量模型的理论分析,就是人们在小屏幕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文章写得不够精简和通俗易懂,需要读者投入比预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读者们就会选择放弃阅读这篇文章,所以,现在我写的文章几乎限定在1000字左右,同时我还需要经常对文章进行分割,力图让读者读得舒服。
其实,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我们不喜欢看某种文章————因为这些文章会耗费我们的额外的能量,当我们感觉没有耐心去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其实就是自身的保护机制在起作用,我们不愿意为之投入过多的能量。所以,作为写作者,我希望我写出的文章能够像丝绸一般光滑,读者的思维在上面能够一顺到底。
好文字的样子
当你穿上老裁缝的衣服,只觉得舒适贴身,就像阅读怀特的文章一样,清澈自然背后是数十年的且琢且磨。
好作家就像是老裁缝,你看似简单的文字实际上是见过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裁量。
我喜欢的连岳老师曾经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的好文字标准是这条:用常用字,写白话文,比别人更简洁。搞怪、不遵守文字规范、用生僻字、以模糊为美,新手简直会着迷,走不出来的人,文字好不了了。
好文字就应该是这样:每个人都能读得懂,顺畅,如沐春风。
我常建议学写作的人先开一个博客,除了记录生活,还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蹒跚学步到独立行走,从扭扭捏捏到收放自如,这个过程会在岁月中得到见证。不要试图在一篇文章、一段话、一句话中表达大多的意思,你能够在一篇文章将一个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那就已经及格了。
【一期一会】
人类史上,优秀的小说太多,只是和他们一样,并无创作的必要,只有“和他们不一样”,才有写下来的必要。————连岳《如何模仿一个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