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味道【4】挣工分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个几年,还是生产队挣工分的时期,我父亲当生产队长,安排初中毕业的我本家大哥当计分员,大哥是个板正小伙,天天晚上,拿着钢笔和本子来俺家,父亲说着他趴在矮凳上写,当时男劳力一个工计十分。女劳力顶半个工计五分,干活儿差点儿的只能计四分。

年底结算,除去上交工粮,扣除农药、化肥、机耕费、农具购置与修理费等等,余钱按工日平分。我们的生产队在整个大队算是收成比较好的,那几年低的时候,每个工日值九毛多钱,最好的年景,折算下来到了一块零四分,刚好一斤猪肉钱。

我们生产队有家人住山上,一家兄弟六个,五条光棍,只有小六弟娶上了媳妇。六个整劳力,一个妇女半劳力,全家人每年挣二千多工分,扣除口粮钱,他家分的钱最多,差不多有近四、五百块的余钱。

当计分员的大哥,他家兄弟三个,加上大伯四个壮劳力,大娘和大姐俩人顶一个整工日,一年下来,也有一千七八百个工,我记得他家也有两、三百块的余钱。

半数人家分不到钱,尤其是家里劳力少的,我父亲虽是生产队长,只顶一个壮劳力,母亲身体时好时坏,挣不了多少工分。我们兄弟姊妹四个都上学。所以每年挣的工分抵不上口粮钱,日子过得相当窘迫。

那时候,村大队院子里有个代销店,店里有个售货员姓段,后来换成了姓英的小伙。代销店里供应油盐酱醋茶点心等百姓居家常用的物品。我记得酱油是一毛六分,醋是八分钱,盐是一毛四分,一种水果糖,四分钱买五块。

猪肉由公社食品站统一销售,有专门的人推车子到村里来吆喝叫卖,我记得是一块零四分一斤。山上老文家最小的弟弟家生了个儿子,他家隔三差五能吃到猪肉,小家伙从小就胖乎乎的,村里人说,肚子里有油水和吃糠咽菜的就是不一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挣 工 分 顾 冰 通常,爱吵架的人,必须具备二个基本条件:其一,伶...
    牛牛红红阅读 958评论 5 12
  •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未分田到户之前,村民每天都要在生产队出集体工,而每个人每天做了什么事,应该给多少报酬,全靠记...
    山水凡人阅读 3,170评论 12 167
  • 戴建东 金华党史网转载了本文 http://www.jhdsw.org.cn/dsyj/ksyhy/201709/...
    风雅田园阅读 13,663评论 15 34
  •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期,社员们每天下地投工,晚饭后到牲口棚记工分;虽然一个工才值两三毛钱,到分小麦、分玉米、分...
    雪琴吟阅读 3,837评论 1 3
  • 挣工分对于六十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大集体时代,农民靠在生产队里劳动获得工值。工分是社员的命根子,是获...
    少校副官阅读 1,04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