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解答:不要犯错!不要犯错!不要犯错!
我们很多时候看别人跳槽,都是美其名曰,但反过来想,其实不就是“分手”嘛,和平分手固然是我们每个人期望的,但职场就是江湖,多少还是有暗涌的。
说个最典型的例子,我认识一个工程师,下家找好,offer还没拿,就提了离职,因为圈子小,下家一猜就八九不离十了,结果工程师的领导找机会在圈子里煽风点火,为的就是不让工程师把一些客户关系带走,最后弄的人家offer不发,工程师的跳槽之路很尴尬。
所以我列一些坑,职场打工人在跳槽的时候一定要必须注意的:
好聚好散
就算你对老东家再不满意,也不要和老同事、老领导产生巨大的矛盾,因为江湖再见,总有会发生联系的一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尽可能用专业的态度和技巧处理所有事务,并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可以保护你的声誉和职业前景。
坚决保密
在新公司入职之前,不要发朋友圈,不要告诉任何人你要去哪里,不要有任何机会透露你的跳槽意向,有些人嘴软,在关系好的同事面前,经不起人家的软磨硬泡,不经意透露点信息,然后就会引发成舆论的风暴——传到一些人的耳朵里,就不是这么个故事了,我上面提到的工程师,就是这个例子。
求高不求低
也许你在老东家过的不开心,或者觉得性价比不高,急于脱离原有的环境,所以在找到新的东家时,对方让你平跳,或者甚至压一压价格,你考虑还是值得的,就因为情感的关系,接受了压价,这样绝对是不值当的,再怎么样,原来的环境和你本身的价值,是分离的关系,所以求高不求低,不要因为急于换环境而妥协,不然到了新的地方,你怎么发展和谈条件?不就又进了一个死循环了?
offer接了就接了,别反悔
offer要么不接,接了就坚决入职。
你是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不然就成了背信弃义的家伙,在圈里子是无法立足的,我曾招过一个,能力不错,入职一家公司后不适应,来问我,是不是可以来我的团队,于是促膝长谈,最后决定发offer,入职前一周HR联系他,结果被告知找了个更好待遇的,我们这里不考虑了,你看,有事有人,无事无人,这种吃着嘴里的看着碗里的,坚决抵制。
分手还是朋友
很多时候虽然离开老东家老工作,但一些老领导老同事,还是可以继续维护关系,因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可能可以为你提供很大的助理,甚至可以有机会再续前缘。
里德·霍夫曼的《联盟》讲述的就是即便不在一起做同事了,我们的身份、角色还是有更多选择的,朋友、导师、创业伙伴,所以不能把路走绝了,分手的是公司,而不是人脉关系。
我的职业生涯兜兜转转,微信还是有大部分老同事的联系方式的,经常有老朋友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公司讲讲课之类的,这样不仅能加强本来的弱关系,还有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能总结的跳槽【潜规则】暂时就那么多,看看未来是否有更多的补充,我会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