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奔波了差不多半个月,今天终于回校,“龙体”微恙:咳个不停。一个晚上的火车从上海到衡阳,就开始了持续至今的感冒,流鼻涕,咳嗽,感觉肺都要穿孔了一样,痛苦啊,不过回顾起前面半个月的上海之旅,我还是可以笑得很舒心,我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感恩之旅。在确定读华师之后,张剑锋发短信跟我说,你会喜欢上上海的,我立马回了他:“已经喜欢上她了,这些天一直心怀感恩,碰到了很多好心的人,得到了很多善意的帮助,整个城市都非常文明礼貌,我的学校又正好闹中取静。”
以前最排斥的城市就是上海,因为听说上海人很势利,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乡下人”,上海人太精明,等等等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我只能在心底里狠狠地鄙视这个城市,在心底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去北京,因为据说上海人只会正眼瞧北京人,打击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比他强大,于是我对北京的深深爱恋与对上海的彻底厌恶一同生长——最想去的是北京,最不想去的是上海。
可是现在回头想想,命运真是会开玩笑,苦苦追求的硬是不得,死死抵触的偏偏赶上,也许正是这样的回环曲折,让生命多了几分韧性,少了几分生脆。想起那天怀揣着人大梦,揣着我的北京梦在雨地里奔跑而无暇四顾的场景,心中已然多了些宁静,执着而不得,何不转身,兴许也是另一种极致的风景?上海的气势恢宏,上海人的热情友好,上海公共服务的全面周到,我第一次开始真正考虑“Seeing is believing”,上海之行就提供了一个现成的例子,爱上上海,并不是偶然。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我终究要去那里,会见我的明天,会见我的爱恋。
也许终究少了那份激情,那份火热,到底,也是安慰了寻景的眼神,安慰了拼搏的灵魂。细细思索,发现自己的人生路从来都不是直线向上的,更像是螺旋攀升。没有一飞冲天的气势,只是有了回换反复的韵致;初嚼,很涩,慢慢地,也有了甜味,断然不似直线给人的感觉,一爽彻底。不过,人生是一段急不来的旅程,没法倒退,没法徒自加速,只能不疾不徐,生命的轨迹,只能沿袭那样的路径,只有坚定方向的人,才能这一路,悠悠然,把风景都看透。泪,干在风中,汗,滴在脚下。回首之时,已没有了大喜大悲的冲动,更多的是沉淀下来的一份理智,一份沉静,像长者,似智者,笑意盈盈,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时常看到奥运金牌得主热泪盈眶,经常会莫名的感动。是啊,只有经历过真正的黑暗,才能最尽情地珍惜光明的热量。也曾想过,要是那次真赶上了人大,又真的被录取了,自己会不会一样的热泪盈眶?终究只是假设。而做一件不是需要全力以赴的事情时,成功了,也只是认为理所当然,就像当年来到湖南师大;而做一件不是全力以赴对待的事情,失败了,也会认为同样的理所当然,就像之前被上外刷下。痛过,再笑,有了晶莹,多了内涵,知道了自己的成长,明白了人生的辉煌,不是靠生命的长度来丈量,却始终需要生命的延伸做保证,于是,继续向前,不灰心,不傲气,平平淡淡,淡淡定定,走我的路。不要担心远方没有玫瑰,我这一路撒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