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吃晚饭时,宝爸刚想夹盘子里的一块牛排,优优(2岁8个月)立刻拿叉子叉住了这块牛排并且很生气的对她爸爸说,这个是我的,你别吃!她吃完后看我正在吃菜,然后对我说,妈妈,你别吃肉,只吃菜。我说为什么啊?她说肉太辣了。我心里想,宝宝怎么这么自私啊,我要怎么跟她讲通这件事啊。睡前翻开了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刚好看到关于吃的这章,我才恍然大悟。
孩子这时还没有“道德”意识,当然无所谓“自私”,蒙特梭利认为道德观念是在12岁以后建立的。吃的东西对她太重要了,是他的全部世界,她只是坦然而实诚的使用她的自然本能。
但儿童在2岁多的时候有了“私有观念” 和 “共有观念”了。她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在这时应该给孩子建立一种别人的东西不能动,自己的东西可以自由支配的道德观念。这种秩序(可能还没成为观念)一旦建立,就是一个生活的基本准则,也是道德的萌芽。
吃是儿童早期建立心智的一个重大领域。吃能发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
比如说我们带孩子去买东西,如果你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的话,儿童会排除众多诱人的食物而选择他最需要的,这是一种意志力的建立过程。但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是要干涉孩子的。孩子要这个东西,妈妈就说:“你不要买,那个东西不好吃。妈妈告诉你,这个东西好。”哄着孩子买她认为好的东西。结果东西买下来,孩子情绪非常不好,甚至很痛苦。实际上儿童非常欣赏她自己选择的东西。
上次我带优优去孕婴店买奶粉,她进去转了一会儿,指着货架上的一盒小馒头,给我说,妈妈,我要这个小馒头。我一看价钱觉得有点贵,我说家里还有好多没吃,她说我就要这个,我说妈妈带你去超市买吧。她说不行,我就要这个,我说你确定要这个吗?她肯定的点点头说“是”。一拿到小馒头,她说妈妈咱们走吧。走到前面的货架前,我发现有一款小熊存钱罐里装着小馒头,价钱跟这个一样,但是量大,而且存钱罐还有用。我又开始劝优优,优优你看这个小熊漂亮吗?她说漂亮。那咱们买这个小熊吧,不要你手里这个了。她坚决的说,不行,我就要这个。就此我才罢休。现在回想下,我当时的做法实在太愚蠢,孩子的意志力还是很强的。
自主选择是儿童意识独立的标志,这个独立的出现,尝试和应用,使孩子非常的快乐兴奋。这种买的过程是对儿童非常有帮助的,但孩子也最容易受到挫折和压抑,因为这里面要牵扯到“经济问题”。家长应该用这点钱满足孩子一个非常好的心态,并使它成长。
吃对儿童意味着心智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口对事物进行认识,因为这自尊意味着选择意味着意志力的形成,所以吃和玩是儿童两大主要任务。
如果在吃上不满足,儿童在自尊上肯定发展不好,自尊心不强,他经常看着别人的食物,他有时候不是为了满足肚子,他完全是为了满足嘴的感觉,就像儿童刚生下来是用口腔来认识世界,什么都要往嘴里塞一下,这个时候他要认识外界的东西,而且是通过口来认识,吃就成为了他发展的条件了,这个世界很丰富,成人也喜欢尝试,有时候只吃一点就不要了,有时候只是想买,但买来后就不要了,时间久了成人自然就知道那个东西是怎么回事儿,大人都是这样,更何况孩子,阻碍他尝试,就像阻止我们看这个近在咫尺的世界一样,尽量让0-6岁的孩子满足,他不会要超出他需要的东西。记住:努力让他满足。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周给她买一次,把时间固定好,比如说星期天,那就每周的星期天带他去超市。你把权力给他,让他自由,只求你不要干涉他。
经济条件的好坏,在我看来并不影响孩子的发展,钱多钱少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给孩子买东西的钱数,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孩子。
在餐桌上,孩子的吃和成人的吃有极大的不同,成人喜欢桌上的食物丰富多彩,品尝每一样,但儿童不同,儿童有时就是一样,然后什么也不吃了,有时儿童喜欢吃肉,抓住不放之后可能一天甚至两天基本上不吃东西,成人开始担心并想方设法让孩子吃,有时孩子为了安慰成人吃了东西,结果消化不良,发烧,扁桃体发炎。想想森林里的老虎吧,吃完一段路后,总是几天不进食,只喝水饿了才去捕食,我相信孩子的肠胃绝对没有老虎的好,为什么不让孩子把肉消化了呢?我常发现我的孩子总是这样,有时只吃一盘肉,有时只吃一碗饭,有时只吃菜,但从一周的饮食来看,营养是均衡的,他看上去结实,快乐,极少生病。
长久的观察让我得知儿童的身体是知道饥饱的,并且能自我调节,通过自身的感觉调整饮食结构,所以我常常把不同的食物在桌上,由儿童自己选择,自己选择吃的时间、吃的食物,不要像孩子们所说的那样:“我们多辛苦呀,又要吃东西,又要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