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里面的很多观点如果不是之前接触过类似的内容,是很难理解的。
比如里面提到的,思考是本我的敌人,是造成我们内耗的主要原因。
其实我之前也提过类似的话题,我们的感受其实来源于我们思维对现实事件的二次加工。
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寻找威胁我们生存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停地对生活产生不满甚至恐惧。
很多人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思考是大脑的本职工作,是发挥自己潜力的重要步骤。
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有意识的思考占比其实很少,大部分的思考其实都是大脑的无意义漫游。
比如,面对一个难题,思考解决方法,思考下一步干啥是有意识的思考,是由意义的。
但思考这件事的后果,思考自己失败的惨痛结局,思考自己的无能无力,这些思考都是大脑无意义漫游产生的。
这些思考除了让人的情绪产生大幅波动,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外,没有其他任何好处,为什么不摒弃呢?
说到这里,作者提出了他认为的一种改进方法,那就是从本我的角度去看待无意义思考时的自己。
按我的理解,也就是在焦虑和内耗的时候,用第三方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思考过程。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那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内观”。
当然,想要达到作者那样真正的平和, 还需要长期的训练,这是无法一蹴而就的。
如果你经常感到生活处处都是艰难,处处都是困苦,不妨试试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