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我们家要经过渡口,去我老婆家也得经过渡口。
这个渡口几十年来连接镇与乡间的公路。什么时候有的渡船我也说不准,也许也得有百年历史了。河这边有我外公外婆家和老婆家,河对岸一顿饭工夫的脚程是我们家,赶集或者过年走亲戚过河都得靠渡船。
以前渡口船小,靠人划渡,只能渡人。其实我没坐过人划的渡船,在我很小的时候,这里已经换成了铁皮平底船,也可以渡车了。
旧时车少,有车的都是富贵人家,看车上渡船也算是乐趣。虽然时光已经许久,但车上下船的工序并未有多大变化。车上船前,船夫会在路和船之间的甲板上垫上两块厚木板,再指挥车上船。船上则会留4个左右的纤夫拉着纤绳,稳住船身。 一切准备妥当后,开车的人就一把冲上渡船。 下船和上船流程相似,但无论上下都是是个技术活,这个过程容易磕着底盘。这使得渡船上的人们,即使不会开车,也能通过底盘的声响来判断开车人的技术。
一般来说,闷响的,技术还算可以,尖锐的肯定是新手,要不发出声响便能下船,周围的人会认为这技术了得。不过车上的人就算嗑着了,基本上也不怎么当众下车弓着腰去看,那样显得小家子气,所以难得看到司机们的表情,但不管啥表情,底盘蹭的声响大了,总不会是开心的,不过自家的技术也怨不得谁。
旧时也有很多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女孩子经过渡口去赶集,去买心爱的东西,或者去见河对岸的心上人什么的,那属于比较常见的事情。女孩们在渡船上聚集的片刻,就算互相不说话,眼神便能交换出流行的搭配,下了渡船便去镇上寻找认为好看的东西,这样的情形到现在也常常见到。
要说渡口这个位置,加个滤镜,其实特别像沈从文《边城》里面描述的江南水乡的模样。河对岸的姑娘,隔着早晨雾蒙蒙的河面,浣着衣服,唱着歌,总是听着是种美好的描述,所以古人有着传诵千年的诗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哪怕相隔千年,人们的情感总归是相通的,所以这样的诗估计也是在类似的渡口所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