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是这般的一瞥
20161018
今天,我们开始了《繁星·春水》第三个主题的诵读:自然。
古今中外,有多少个时刻,有多少人面对自然思绪纷飞啊,联想到生命人生,万千感慨,总有很多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早上的7点30到7点50,照例是我们的晨诵时间。进班,打开多媒体,播放《心愿》这首歌,等待着值日生们归来。在等待的时间里,我们展示了上次的优秀晨诵作业,简评每个孩子作品的优点。这个小环节的设置,直接使晨诵作业的质量越来越高了。
温习了上个主题的三首小诗,开启第三主题的诵读,出示第一首小诗: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全班齐读,我来范读,男女生分别读,之后问最后一句后面应该加什么标点,孩子们说是问号,是的,那么,把这个问号读出来吧。再读,孩子们果然读出了发问的语气。
什么是“落红”啊?我问。
落花!孩子们是知道的,是不是读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呵呵,一问果然是的。
那么,为什么将落花称为“落红”呢?
大概是因为世界上的红花比较多吧。一个孩子试探着回答。
红色显眼,鲜艳。一个女孩说。
嗯,是的,所以古人就用花的色彩来指称花,这种修辞属于借代。我把借代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古人也将落花称为“落英”,英就是花的意思。
呵呵,以前的女孩名字里多有红啊英啊,其实很美丽的名字,只因用得太滥,所以不觉其美了。
屏幕上出示了一张图片,一棵大树下面,真的是落红满地,孩子们赞叹好美啊,的确,图片看起来有很唯美的意境。
再读诗歌,孩子们觉得落红满地很美,但对于落红们来说,生命就这么结束了。之前是“残花”,开过了,花瓣不再鲜嫩或完整,小鸟停落枝头,就能将残花震动得落下来。
残花,繁枝,
春光就这么悄然流逝,
落红满地,令人伤感,
花朵的生命就这么逝去,
无法挽留。
作者在诗里感叹什么呢?
前面几个女孩说:感叹时间短暂。
短暂,易逝,是人们对时间的感觉,也是对生命的感觉吧。生命就像那枝头的花,开了,谢了。时间都去哪儿了?生命如此短暂!现在知道李健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什么这么流行了吧?
孩子们都笑,他们对这首歌很熟悉,经常被听见。
冰心面对落红满地,感叹生命的短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面对滔滔江水,也发出过这样的喟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课文《<论语>十二章》选入了这一句,孩子们已经预习过了。
还有呢,屏幕上出示了《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的前两句: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在宇宙天地之中,人就是过客,也是在言说生命的短暂。
李煜的词里,有这样几句,我最初读到的时候竟然感到触目惊心: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朝来寒雨晚来风……
人生天地间,不仅像春花那样极其短暂地开落,还要经受雨打风吹……那么,人来这世间,有什么意义?
为了实现自我,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几个孩子这样回答。
是啊,我们活着,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有最高级的需要,那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棵小草用开花来实现自我,我们呢?什么是我们向世界开出的“花朵”呢?
婷说:是我的学习成绩。
婷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学霸啊,刚开学就主动申请做纪律班长,不过这个职务对她的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月考依然是班里的第一名。
不仅仅是不断进步的成绩,用心写下的每一篇文字,积极参与的各种活动,每一次的助人好事,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的创新,点滴成就……这些,都是我们开出的“花朵”!
再读这首小诗,问:你现在是否也有诗中的感叹?或者说,你是否认同诗人的感伤情绪?
孩子们齐声答:没有!
是的,孩子们的人生刚刚展开,正是看世界的年龄,小小的心里,可能还还没有制造出感伤,所读的书里,也很少有感伤的思想吧,也不该每天沉浸在感伤里,所以面对诗人的感叹,我们可以保持自己的观点——
纵然生命短暂如花
纵然生命之花总会凋零,
但我们毕竟盛开过,
吐露过生命的芬芳,
留下过自己的果实!
人生一世,
也许就够了!
最可怕的,是我来过,
但已没有痕迹可寻……
屏幕上出示这几句话,孩子们读得很有激情。
孩子们,就像我们经常强调阅读要留下痕迹一样,我们生活,学习,也会留下痕迹,充实我们的人生岁月。所以,生命,不是“这般的一瞥”,每一阶段都会有沉甸甸的收获,沉甸甸的幸福!不是有这样一句话么:我无法拓展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
最后一遍诵读原诗后,孩子们自觉地打开晨诵本,开始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