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法论
生活是一门艺术,就像弹琴画画,下棋常人和高手的差距可达千百倍。
那如何向高手学习?
一,你的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生活选择就越多
现在我们要上班,兼顾工作和生活,时间变得支离破碎,想做一点正经事情都出不出整块的时间。但问题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完成系统的工作吗?或者说在会碎片化时间工作模式下,我们能否依然保持连续和整体化的思考,同时又不丧失快速反应能力。
其实是没问题的。有些工作的确是要大块的时间,但如果不是提前做够铺垫,这些大块的时间也并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书中说作者的写作习惯是五分钟文章法。
也就是:
一份完整的文章=5分钟构思+5分钟构思+半小时提纲+5分钟构思+5分钟构思+半小时提纲+5分钟构思+5分钟构思+两小时高效率写作+五分钟修改
这里讲的构思可以是带着问题查资料,找素材,请教他人,也可以是随手写下一些灵感,这样的构思片段多了,就会抽出相对完整的半小时,把碎片化灵感整合成一个提纲,或者一小段文章,然后继续积累素,材攒的内容多了,自然有写的欲望,那个时候就可以两小时一口气写五千字甚至1万字的文章,而且质量还不错。
认真思考自己认为需要大块时间完成的工作,看看能否分解成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的工作。
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完成大块的工作,这是我们必须要建立的一种时间管理能力。
鲁迅先生曾说,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
这句话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鲁迅先生一定也是具备了利用喝咖啡这种碎片化时间工作的能力。
所以学会给每一种碎片化时间单位寻求多元化用途。
现在可以问自己:
你可以利用的最短时间是多长?是一分钟还是三分钟?你的一分钟可以干什么?三分钟可以干什么?五分钟可以干什么?十分钟可以干什么?
当你碎片化时间找不到合理的用途的时候,最大的可能就是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把你碎片化的时间的用途和你生活中的情景关联起来,为每一样碎片化时间单位找3到5种有价值的用途。
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时间支配自由度就越高,你就越能再自由组合时间碎片完成不同的工作。
比如可以在路上一点一点攒灵感,然后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整理出提纲,然后在通过交流途径得到反馈,又可以在上班的路上继续攒灵感,这就是碎片化时间利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