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小朋友找我聊天,十分郁闷地问我:“不是说经济独立之后就能自由一点的吗?为什么我已经可以上班赚钱了,还得被父母唠叨?”
事情的起因是她养的小仓鼠趁人不备逃出了笼子,爸妈担心仓鼠咬坏东西,当着客人的面吼了她几句,她面子里子都挂不住,于是索性怼了回去:“咬坏了我赔你啊。”
然后换来更高分贝的责备:“你还能耐了是不是?”最后发展成一场泪水与怒骂交织的争执。
她丧气地说:“现在不用家里人给钱了,每个月发了工资还会给他们红包,为什么还是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处处受管制?”
正巧,我的另一位朋友刚刚有了宝宝,也跟我吐槽了家里的事。
老公丝毫没有做爸爸的意识,还是像平时一样下了班就去跟同事打球喝酒,做家务可以请月嫂,可照顾孩子总不能假手他人。各种抱怨和暗示无果,在又一个周末他准备出门时,她终于发了飙: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什么你当甩手掌柜让我累死累活?过不下去离婚算了,反正我也不靠你养活。
她老公被骂蒙了,乖乖地待在家里陪了她两天,可还没到一个月,便又故态复萌。
“我总不能每天都发一次火吧?不仅他会烦,我也受不了这样的自己。”说罢长叹一声,“他为什么就不能自觉地有点当爸爸的觉悟呢?你看我,从少女切换到妈妈多么顺畅啊。”
我在同一天听到了这两件事,隐约觉得其中有什么关联之处,却久久没有头绪,直到那天我带的实习生主动来找我聊天。
他将自己写在笔记本上的职业规划递给我看,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希望留在公司,前两年学习一些项目运营的工作,第三年希望可以过渡到市场部门,做一些前端的拓展工作。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优点在于与人沟通而不是数据分析,在与人交往比较密切的岗位上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虽说是他来寻求我的建议,对我来讲,又何尝不是松了一口气。
实习生们统一培训结束后会被分到各个部门,除了经理来挑人之外,也会询问实习生们自己的意向。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懵懂又羞涩地说“随便”,然而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往往又会发现目前的岗位并不适合自己,效率低下不说,自己也十分痛苦。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意愿。
我先跟你沟通,如果可以那就最好,如果不可以,我至少也尽力了,总比等着你去猜来得简单有效。
在他说完的那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了前面两件事中,两人的问题所在。
她们像是圆规一样,画完了自己的圆就停留在原地不动,但人与人的交际往往是齿轮式的互动模式,他人的节奏也许要比你本身慢上一两拍甚至更多,想要达到更好的状态,我们还需要去推动身边的“重要他人”去适应,并开始同样的转变。
经济独立,结婚育儿,只是年龄渐长的必然过程,而心智的成熟与开放,才是衡量成长的唯一标准。
总是站在原地束手无策地抱怨,或是干脆以“我搬走以后不回家了”“要不离婚”之类赌气的要挟来逃离,都是非常孩子气的做法,把握好自己的主动权,去引导关系的调整,才更重要。
人生而追求自由,但最缺的往往却是认同感,这两者的博弈始终贯穿着我们的一生。这在原生家庭的生活中尤其明显,孩子早已习惯了从父母的身上获取认同和鼓励,一遇到反对和否定,就容易变得特别消极,或者干脆奓毛反击。
如何为这一模式建立界限,是走向独立需要考虑的第一件事。
生活中有哪些事是你愿意牺牲一点自由来换取认同感的?比如早晚餐吃什么,家里的绿植如何摆放。
又有哪些是你宁愿不被认同,也不愿妥协放弃的?比如找什么工作,跟什么人共度一生。
梳理清自己的界限之后,才能用更明确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其次,则是话术与情绪控制问题。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愤怒的态度可以表达自己所有的不满,解决所有的问题。可现实往往是,一旦对话的双方有一个人先陷入愤怒的泥潭,就会很容易把另一方也拉下去,将一次沟通变为一场毫无理智的指责。
亲子关系如是,婚姻关系亦如是。
而成长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它会赋予我们更多解决问题的武器。发火解决不了的问题,撒娇往往可以;指责解决不了的问题,拜托往往可以。
撒娇说一句:“是啊,万一它咬坏了衣服可就麻烦了,那你们也帮我找吧,你们找东西可比我厉害多了。”
心平气和地拜托对方:“今天你能不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我也想有一天可以休息。”
如何在不同的话术和不同的模式之间切换,那是你的主动权,而长大成人就意味着,你可以越来越多地占据这种主动权,不再被动地将希望寄托于他人的“良心发现”,不再将愤怒当作自己手中唯一的大锤,去迎向每一个钉子。
我很喜欢的日本作家山本文绪就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长大成人,绝不是不要依赖他人,一个人活下去,所谓的自立就是同他人,同随着岁月变得不同以往的他人构建起让自己心情舒畅的人际关系。
别让自己永远陷入被动的等待,等待他人来发现你的变化,等待他人来满足你的要求。
去引导,去争取,去改变。
这才是成长教会我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