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新闻,提到一个现象:中国低学历男性的不婚率增高。
之前也看到一篇文章:有一个条件很好的女孩,宁愿给公众人物做情人,也不愿意找和自己年龄相当的年轻人一起奋斗,很多人感觉很费解。
这两个现象,在我最近看的一本书得到了解释。
《道德动物》,读起来像文科的论文,简直是催眠圣物。
一.一夫多妻制是不是对男性更有利?
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从群体福利角度而言,一夫多妻制,对男性更为不利,尤其是底层男性(这和我们大部分人的直觉完全相反)。
里面以这样一个例子为例:
假设现在有1000名男性,和1000名女性,他们按照一些社会的通用准则进行择偶权力排序。
假设每位男性和女性恰好婚恋按顺序匹配,忽略现实中错配的情况。如果是一夫一妻制,那么,每一位男性都会有一位伴侣。
接下来,放松假设。暂且不去讨论一夫多妻制的道德瑕疵,假设道德上人们持中立态度。
那么,一些没有孩子或者生活条件较差的女性,比如择偶权力排名600的女性,她比较倾向于成为择偶权力500名男性的第二任妻子。
此时,后面600名的男性,只能和601的女性配对。那么,第1000名男性就只能打光棍。
将这个案例投射到整个群体,越来越多的女性,会选择成为择偶序列更强的男性的妻子。
那么,底层男性的基因便无法得到传承,只能湮灭。
-----------------------------------
二. 一夫一妻制,为什么损害了底层女性的利益?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观点:一夫一妻制,损害了底层女性的物质利益。
如果我们假设底层女性的第一诉求是生存,大概能理解为什么这么说。
大概是成为资源丰富男性的第二任妻子,比成为底层男性的第一任妻子,在物质上更有利可图。
但是,对于嫁给社会资源丰富男性的女性而言,则是一夫一妻制的忠实捍卫者。
所以不管哪种制度,总有人满意,也总有人不满意。那么,人类社会为什么还是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一夫一妻制?
-----------------------------------
三. 人类社会为什么走向了一夫一妻制?
这是出于社会稳定性的考量。
据调查显示,已婚男性的犯罪率,要远低于未婚男性。
事实上,雄性往往都是两性中更好斗的一方。
在所有文化中,男人,都会比女人制造出更多的暴力行为,包括谋杀。
幸运的是,男性的暴力倾向可以被环境因素所抑制。其中一种重要的因素,就是配偶。
没有女人的男性会以更凶残的方式展开竞争。
同样,为了获得吸引女性的资源,他们也更有可能从事危险活动:比如抢劫,强奸等。
更广泛地说,他们更有可能通过非法手段来赚钱吸引女性。
因此,一夫一妻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
四. 我们现在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吗?
回到第一个现象,既然我们现在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为什么低学历男性不婚率增高?
这也得益于书中提到的观点:我们现在,只是序列一夫多妻制。
或者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序列多夫多妻制。
男性可以通过离婚来实现多妻的自由,只不过,不是一次性,在同一时间,拥有多名妻子。
因此,资源丰富的男性有机会占有多个女性的生育期。
而低学历男性,某种程度上,对应较少的社会资源,其容易在这种竞争中落败。这是低学历男性男性不婚率走高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现象,留到中篇。
这个话题想了很久,改了好几次。第二点要不要放上来也再三考虑,最后还是决定放上来。字数有点多,就分上中下放出来。
这次更多的是对书中观点的罗列,以及一点扩展。希望对大家有启发,期待能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