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课-孩子成长该有的样子
案例:小张推着单车绿灯情况下过人行道,结果被一面包车闯红灯撞死了。
小张是自己生命的第一方,不能因为自己遵守交通规则就不顾四周环境而过马路。小张失去了生命,让司机担责,但小张无法复活。
两种逻辑:A站在交通法规的基础上,谁违规谁受罚;B我是我生命当中的主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让自己安全都应该让自己不受到伤害。
我们自己承担着承载自己自己人生不被失败的责任。我们是否该为自己当下的行为负上100%的责任呢?我们是否应该拥有即使别人把事情做错我也要做事情做对的态度呢?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结果不好,往往习惯寻找外界的原因,各位请问找到外界原因那又怎样呢?我们是自己人生失败最大的受害者,谁承担着后果,谁不应该承担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吗?
同样的道理:小明上课没认真听讲,老师问为何不认真听讲,小明说因为小红拿了我的橡皮擦扔掉了,所以我没认真听讲。
言外之意:小明听不听讲跟小红拿没拿我的橡皮擦有关系。
如果小明不听讲,漏掉了新的知识,最大的受害者,谁承担了后果。
正确的逻辑:即使有人捣乱,我也要认真听课。
我们都因为外力的因素,缺少了对自己的责任。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当中,正确的逻辑是:
即使别人把事情做错了,我也要把事情做对,因为我要对自己100%的负责。
即使别人没有做什么 ,我也要把事情做对,因为我要对自己100%的负责。
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力,来自于主观的,能动的推动,来自于我们自己去人生的承担,而不是依靠外力、他人、环境。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主动的自动自发的,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动力。这种成长叫做绝对成长。
相对成长 PK 绝对成长
靠外力推动的相对成长逻辑:因为怎么样,所以才会怎么样;你要怎么样,我才能怎么样;
靠内在推动的绝对成长逻辑: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怎么样;即使怎么样,我都要怎么样,我也要怎么样;
比如:
不管老师在不在,我都一个人,学习为了自己。所以在任何情况下,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 要好好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我学习这件事情,老师喜不喜欢我是另外一件事情。学习不是讨老师喜欢,不能因为老师不喜欢我,我就不学。就算老师喜欢我,我也明白:老师有博爱之心,还是我有能力让老师喜欢。如果老师有博爱之心喜欢我,这是相对成长;我有能力让老师喜欢,这是绝对成长。
不管别人认同我,还是否定我,都不会影响我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不管别的同学会不会迟到,我都要准时到岗;
不管别的同学有没有认真上课,我都要上课专注;
即使爸爸妈妈没有提醒,我也要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
少年强,则中国强。强壮的少年,不仅仅有强健的体魄,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思想。不受外界影响的人格和自律,不随波逐流的格局和使命。自强不息责任和负责任的灵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