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整到校,车门还没有关上,电话就响了,初三的一位同学因为家里父母矛盾上周没有来上课,周末家访后今天来了。今天是周一有升旗仪式的,实在没有时间和家长聊,家长走的时候说了句“老师,你多关注下,我们孩子从小惯坏了,你们多照顾下”。
周一早上最忙的就数德育处,值周班还没有过来演习一遍,鼓号队的鼓或号那个不好这个不行了,护旗手衣服忘记统一了,升旗手国旗的绳还不会绑,还有司令台的大屏开关钥匙谁顺手拔了------
初春依然寒冷,然我们奔来跑去已经热气腾腾,好不容易结束了,我的手机步数显示已经超5000了。马上把早上拿的小米粥倒出来,鸡蛋壳还没有剥好,外来务工子女班的班主任找来了,上周旷课一周的学生今天来了,家长陪着来的。
孩子一周没有来学校,班主任天天打电话,家长起初一直说自己忙,后两天直接说孩子不回家两天了,他拉黑了孩子的微信和电话,准备和儿子开始冷战。吓的我一身冷汗,怎么会这样的,14、15岁的孩子你让他去哪里?好说歹说终于找回孩子,左说右说孩子终于要回学校,班主任要求家长一定要一起来学校。我飞快的把粥咽下肚,回到办公室,孩子站着,爸爸坐着,孩子初长成,挺拔帅气;爸爸精神不好,瘦不拉几的,比上次来似乎更加瘦了,看到我第一句直接是“老师啊,真的不好意思再来见你”。我连忙摇头,马上说“坚持一下,孩子马上要毕业了,满打满算还有102天,现在我们都不能放弃啊”。孩子在,也不能说啥,老生常谈,我又念了一番经,鼓励孩子鼓励家长,等孩子一走,我们才严肃的开始说话。孩子爸爸很无助,夫妻俩都是文盲,只能在这里做最累又花时间的活,自责自己没有好好的陪伴孩子,心里明白多读书肯定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但是苦于没有方法,家庭教育还停留在打骂上。
我的心沉甸甸的,一样为人父母,一样做人儿女,命运总是对不同的人有不用的待遇。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见过形形色色的家庭,真的是应了那句“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农村学校,外地生接近一半,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值得同情的故事,而教育真的是教不会的东西,是靠自己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来提高的。
前两天在网上和许多妈妈学习一个提升教育理念的课程,里面有一个选择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1-小孩拥有高学历父母;2-小孩拥有完整的家庭;3-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及经济地位;4-小孩的父母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区;5-小孩家里面有很多书籍(父母看的);6-小孩的父母每天给他们读书”。其中有3个因素与孩子后来的考试分数高度关联,而另外3个因素毫无影响。大家众说纷纭,理由说的都非常合理。但是最终结果是“1、3、5”,原因是父母学历高,孩子成绩优异,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他们很看重教育,智商较高的父母往往教育水平也较高。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最近两年各省的高考状元多一些状元家庭殷实,家境优渥。还是那个笑话:孩子因成绩不好, 被妈妈骂笨鸟,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妈妈问:那第三种呢?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哈哈,经典的东西真的很有说服力。家中藏书多那就更加说明如果父母是个爱读书的人,家里有很多藏书,就算家长没有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他们每天手不释卷的样子,也会被小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所以现在我很迷茫,我不知道如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现在视野越来越开阔,他们内心需求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父母真的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他们需要用别的方式或者别的人来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毕竟他们还太小,他们的选择当然得不到父母的允许和老师的支持,但是他们的父母却没有时间或者因学习能力弱化而走不到一起。
从学校到家庭,再从家庭到学校,老师跟着他们团团转,处理了不做作业的问题还要处理放学不回家的事情,还要解决家庭稳定矛盾,恶性循环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