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曾经我也认为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些枯燥。而如今在2019年的暑假,在五年教师生涯之后我有机会重新思考和反思之前的教学生活。现在,在我看来,“枯燥“”并不是数学的固定属性,而是因为引导者的“无能”或者“不作为”把数学推向了枯燥无趣的深渊。作为一名合格的引导者我们应该用各种方法让数学学习有意思、有意义,也就是题目中提到的,“与数学相见欢”。
那么第一个问题,何为“与数学相见欢”。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全课程、项目式学习、正面管教、通识教育和数学游戏的培训。身为一名有经验的数学教师,接收各种信息和理念之后重塑自己的教学观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是对自己以往教学生活的部分否定,你总是会想,为什么自己之前的做法如此老套、没有创意,我是不是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课的原因,为什么别人的数学课与众不同又能达成教学目标。我是一名不算新的新老师,在我的内心深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比一时的数学成绩要重要。我期待我的学生喜欢数学,看到数学就喜欢。
第二个问题,如何“相见欢”。遇到数学的喜悦感是由什么触发的呢?我目前找到的答案是数学游戏。在“数学游戏”工作坊培训的最后一天,姚铁龙工作室的老师们设计了几款游戏请在场培训的人员上台参与。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当时大家的热情,上台体验的老师略有紧张,坐在台下的老师们都也十分紧张,学习气氛相当浓烈,那一刻我感受到我内心学习的愉悦感。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数学教学这些年发生的变化。首先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也促进了教育理念的变革。在我读教育学时,以“学生为中心”只是书本上的一句口号。而现在不管是全课程理念、项目式学习或者数学游戏的设计,都真真切切地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将“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到实践中来。
其次,在全课程到通识教育的教师过程中,我对于这些理论和概念如何落实到数学课堂上尚有迷惑之处。而“数学游戏”工作坊的培训让我找到了更新数学课堂的方法和途径,也看到了数学游戏背后的学科情怀和儿童视角。
2019深圳暑期“数学游戏”工作坊的教师培训宗旨在于“数学游戏,让数学学习有意义、有意义”,为期四天,十六节课,培训主讲团队有来自台湾中山大学的梁淑坤教授和深圳福田区教研员姚铁龙老师。
梁淑坤教授应陈洪杰先生的邀请来到深圳,向一线教师们推广自己在数学游戏方面的实践和研究。三天时间,十二节课,梁教授介绍了课程地图、贯穿课程地图的二十余种游戏、游戏道具的制作、游戏规则的建立以及游戏如何根据实际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修订。
在她的指导下,我重新做了一回小学生,不上了非常重要的数学启蒙课,让我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乐趣。从一个简简单单的圆形纸开始,我折出了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正六边形等。我学会了用正方形纸折出一个骰子,用在数学游戏中;学会了如何改编生活中常见的游戏运用在数学课堂上,例如在五子棋盘上设计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方向,更改大富翁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人民币。
如果说梁教授的教育实践过程倾向于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剪、折、拼、画等一系列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那么姚老师的教育实践则是在电脑或者手机中开发数学游戏,让数学游戏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姚老师工作室的老师们从游戏的核心内驱力出发运用编码,scrach软件、希沃白板5等设计了一个个人机互动,吸引力十足的数学游戏。原来的“消消乐”、“对对碰”、“寻找大怪兽”等都可以改编成适合数学课堂的游戏。看当时现场的气氛,教师们都跃跃欲试,可以想见如果是在真实课堂上运用这些游戏,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该有多么兴奋。
除了教学技能的传授,三位培训教师的个人魅力也让人十分着迷。梁淑坤教授是一个温柔细致的老师。每一节课她都在耐心地指导大家,她常常说,“魔鬼都藏在细节里”,决定一件事情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细节。例如“千军万马”的游戏项目她不仅考虑到了上去猜拳的学生,还准备了学习单给其余每一位学生,请他们帮忙记录游戏结果,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感。
当听梁教授说此次培训用的卡片有的是十几年前做得,我感到非常震惊了。我也有收纳物品的习惯,但是每次“收拾东西”都在“扔东西”,所以几年前的东西我就已经都找不到了。还记得第一年教一年级时我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做数字卡片和学生们玩情景剧。如今经过几次搬家这些都找不到了。工作中很多老师都是会做教具和游戏道具,但是都不能很好的保存和记录下来。不仅是教具和游戏道具,在面向重复、枯燥的日常教学工作时,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改变和创新的想法,如果能够将那些一闪而过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就会很有多的乐趣。
姚老师是一位具有现代科技视野的老师,关注学生在游戏中的真实体验。她在数学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提供了真实的儿童视角,让我作为一个被培训者真的感受到课堂上的“以学生为中心”。
此次培训的主导老师陈洪杰先生虽然每天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发言,但是每一次发言都能够直击主题,每一次老师们有困惑的时候,他都能及时给予解释。作为一个有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的数学杂志编辑,他为这次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提供了很多温情。老师们都能够记得他用数学说的情话,记得那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话就是情话”。虽然只是调节了培训的气氛,但是也展示了一位跨学科教师的魅力。在高容量、大密度和很烧脑的培训中,让老师们真实的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意思和意义。
此次“数学游戏”工作坊的培训引导我再次审视”从做中学,从玩中学”,再次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应该引导孩子们摆脱枯燥的数学学习,把数学从传统的练习课堂中解脱出来,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多设计游戏环节。
经过培训,我也设计了一款非常简单的数学游戏,“新小猫钓鱼”。
游戏设计过程及规则:
第一,准备好算式卡牌,上写加减乘除四项算式,计算难度和涉及数字根据学情自由调整。
第二,此游戏由两个学生及以上完成。
第三,两个学生计算卡牌上算式的得数,轮流出牌,按顺序摆成一列。当学生发现得数与之前的某一张得数相同,则“吃”掉中间的牌。
少时读书只觉得那一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太过于浅显直白。时至今日,在稍懂一点人生之后,才觉得这句诗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