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一个人按电梯的行为我无比感慨:现代人该有多缺乏耐心啊!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大家都在等电梯,突然过来一个六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在已经亮起的电梯按钮那里重重地按了又按。回头看到对面的电梯稍快些,马上转头等对面的电梯,也是按了又按。然后看到原来这面的电梯又变得更快了,于是又调转方向。
我不禁感慨万千,这人该有多么缺乏耐心啊!首先,他是后来者,原来已经在等待的人还没有焦虑呢,他倒先焦虑起来。其次,电梯的按钮已经按了,他还要再按,有种你不上来我不停手的感觉。再者,对面电梯暂时稍快一些时他就赶快调转方向到对面又按已经亮起的按钮,当发现最后还是原来的更快一些时,他又再次调转方向。这样的画面你们可以去想像,滑稽和焦虑跃然纸上。
我们对此人行为稍作分析,稍微扩大到人群中,发现这样的人倒也不少。已经亮起的按钮还要去按,透露出怎样的心理?急不可耐,缺乏耐心。这可能是一种心理模式的外在显现,那就是偏执型或强迫型人格的特征。明明知道无益,也要反复强化的一种模式。这样的人其实很痛苦,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以正常人的思维去客观分析和判断,而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做为所有行为的准则。一旦未能如他所愿,这种情绪便会蔓延、扩大,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可以想像,如果再等几分钟电梯还不来,很有可能他会念念有词或骂骂咧咧。如果等了几分钟还不来,还有可能他会用力拍打或者踢上两脚也说不定。这类人他对自己的情绪不但不去控制,反而会不断强化,甚至明知有不良后果也完全无视。也可以想像,这类人在生活中想必也常常碰壁,但痛苦始终无法改变他的认知,反而会变本加厉,成为他越来越没有耐心的重要原因。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任由自己的情绪发酵而活得潇洒自在,因为常人对于产生的后果会反思,从而矫正自己的行为。可是偏执型人格的人偏不,他就要较真到底,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可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加上有这种倾向的人,那就更多了。一方面客观上是生活节奏的加快直接导致了人心理的惯性跟随;另一方面是主观上现在的人越来越缺乏觉知,越来越麻木,越来越疏于学习。有的人,他可能在物质上一掷千金,而在学习投资上一毛不拔。因为他觉得不需要,没必要,因为他自我感觉挺好,因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原因却是,他还不够痛!
谁痛苦谁改变,先知先觉者及时调整自我以适应环境,可是我们发现后知后觉者总要经受多一些的痛苦,而无知无觉者最终要头破血流伤筋动骨方可有所觉醒。每个人的觉醒成本是不同的,有的人甚至会付出一生的不幸福作为代价。
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谁可以绝缘于环境之外而独立存在,可是人可以通过自我成长来对冲环境的不良影响。容易缺乏耐心有一部分原因由于客观因素使然,可是绝大多数的原因还在于自己的内在模式,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才可以保持那份淡定从容云淡风轻。
你会时常缺乏耐心吗?那就开始学习和自我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