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很多人对技能的提升和修正是很容易的,因为技能是否提升,能够得到及时反馈,结果也很客观。比如,我想练钢琴,我弹琴的好坏是很客观的,发现我某个音弹错了,立马就能听到,因为有非常好听,非常标准的声音,所以只要我想把琴弹好,不断练习,不断纠正,总会看到自己的长进
越是标准的,学习起来就越是容易,不是说它不困难,而是因为它有清晰的目标。学语言,学写作,学编程,等等都是如此
而对认知的升级就太困难了,因为你在某个认知水平,大脑会帮助你把所有你接触到的事物都合理的用你目前的认知水平解释清楚。
刚看到一个新闻,说在电影院里有小孩用脚踢前排的椅子,前排的人说不要踢,结果带孩子的家长怒了,自己亲自动手,用脚踢前排的椅子。
这件事都知道是熊孩子和家长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特别是家长的行为,感觉那一刻他的智商为0.但是我们站在那位家长的角度,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就说明他认为当时他做的没错,因为事后他没有进行任何道歉,理直气壮。
在他的认知水平里,公共场合影响到他人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或许他也认为有点不道德,但是如果是小孩子做的,那就必须原谅,而且连抱怨都不能有。
只有这样的认知水平,才能做出后面幼稚的举动。这个时候你跟他说,小孩子公共场所影响他人也是不被允许的,他会听吗?在他的认知水平里,小孩子做任何错事都是可以被原谅的,更何况是自己的小孩
为什么改变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很困难?因为没有一个能够即时反馈的标准来说明,你的认知是对还是错。一个人闯红灯,你说他错了,他不觉得,因为他没有看到闯红灯带来的后果。闯了红灯不但没事,而且还节省了时间,他能看到的是那些等不闯红灯的人在浪费时间,他的认知就会有这样的反馈:等红灯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才会无数次的闯红灯了
认知升级的困难就在于此
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快一点提升我们的认知呢?李笑来提出了两个方法:
1. 学习概率,让你具备概率思维
大家一听到概率,统计,就头疼,认识那是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很抽象。这是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带来的“后遗症”
在这里我想多说两句,我们应对认知升级困难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要具备“概率思维”,请注意,是概率思维,而不是概率学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很大
我发现几乎每一独立的学科,都有种独立的,符合这门学科自己的思维模式,比如,经济学就要具备“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思维,否则没法理解
心里学就要具备“每个人的表现看到他心理本质”的思维,否则你光看表象,根本找不到每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
生物学要具备“优胜劣汰”的思维,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的生物会灭亡,有的生物会长成现在的样子
学习编程要具备面向对象的思维,不理解的也没关系,这是学习编程遇到所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甚至学英语都要掌握外国人的思维,否则很多语句,中国人的思维是不太能理解的
以上每门课学好了,都会花费你无数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们只需要掌握其思想就行了,也就是学了这门以后,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结果和没学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掌握了每门课的思维方式后,学习就会特别的快。我们不必去把每门课都学的多么厉害,掌握其核心思维模式后,你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自然就不一样了
具体到概率学也是一样,我们不必每种概率的各种算法,各种公式,但只要你具备概率学的思维,就能很大程度提高认知水平,李笑来在问自己文中对这种社会现象用概率学的思维思考的方式已经很经典,我就不多重复了
而掌握每门课的核心思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最合适的书籍,能够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清楚这么课的核心思想,永远是最有价值的书籍,如果具体到概率学我会推荐《统计数字会说谎》,具体到经济学我会推荐《一课经济学》都是这样的书籍
我推荐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反复阅读经典的书籍
有人会问了:什么才叫经典的书籍呢?其实标准我刚才已经说过了:
找到能很好提炼出学科最经典的思维模式,并以读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写出来的书籍,就是经典书籍
只此一条标准,足能区分书籍是否经典读完了我推荐的这两本书,你会发现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