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抽象跟具象的问题。因为在苏格拉底的逻辑中,他说为什么我们爱呢。因为我们在爱人中看到了我们自己,看到了我们最美好的地方,所以很多人说这是不是把对方当成了一个工具人,也就是说我爱上了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她独特,而是因为她身上有一股吸引我的气质,但是这股气质。也许放在张三身上也有,放在李四身上也有,放在王二麻子身上也有,那如果王二麻子身上也有这股气质,那是不是我也会爱上他呢,我仅仅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我就爱上你了,因为你身上有一股气质是我所喜欢的。但如果你在高铁上看到另外一个人,他身上也有那股气质,你是不是也会爱上他呢,明天你在地铁上又看到一个人身上又有这股气质,你是不是也会爱上他呢?所以爱到底是对具体的人的爱?还是对抽象理念中的爱?那很多人可能会说苏格拉底的爱是一种抽象式的爱,他爱的是理念,而不爱具体的人本身。但是我觉得呢,这可能是对苏格拉底的一种误读,因为苏格拉底说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我们这一生的学习都是为了回忆,这是苏格拉底的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出厂装置的,我们的出厂装置,让我们可以学习,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回忆我们前世的美好,因为苏格拉底认为灵魂是永恒的,所以我们是在回忆我们前世的美好,因为在爱情中我们能够在爱人身上回忆我们原初的美好,我们灵魂的完美无缺,我们在爱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我们不仅仅是看到了现在的自己,我们也看到过去的自己,就是过去我们灵魂的美好,同时我们看到了将来的自己,我们希望我们变得美好的那个样子,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在爱人身上放弃了自我,又发现了自我,因为我们回忆起我们原初的美好,回忆起我们的过去,并且盼望我们的将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自恋,他不是认为我好,很多时候你的自恋是认为你好,你会自恋,因为我现在的自恋不是对现在阶段的自恋,我是对我现在阶段不满足,我爱上了他,因为他诚实,他正直,他勇敢,我喜欢这种诚实正直和勇敢,因为我为什么喜欢这种诚实正直和勇敢,因为我回忆起我原初状态是诚实正直和勇敢,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丢掉了这些诚实正直和勇敢,现在我在一个人身上,我又看到了诚实正直和勇敢, 所以我希望我将来能够变得诚实正直和勇敢。
但是我觉得这本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在苏格拉底身上看到了美好,但是他的美好让我羞愧难当,我做不到,那人生如何能够跨越这个人生最大的鸿沟呢,知道和做到,所以上次在读书会的时候,我给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说很少有哪个词汇像爱一样被庸俗对待,但是爱是可以承载真正的严肃和崇高,我们爱,因为我们匮乏,我们爱,因为我们希望超越每日的锱铢必较,我们爱,在爱中我们放弃了自我,我们发现了自我,我们希望重塑我们的自我。我回忆起原初的美好,我们认识到我们现在的不足,我们希望能够变得美好,所以整个《会饮篇》它提醒我们,肉体的爱当然是有意义的,但人不要沉溺于肉体的爱,人要扶级而上,去追求灵魂的爱,去追去更美好的爱,因为我们要回忆起我们失落的美好,我们就可以告别我们当下的平庸苟且,我们要攀登美善的阶梯,一步一步往上爬,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一种爱的升华,我们才能在一个具体的人中,去发现我们对于所有人美好的期待,就是这种抽象的爱,因为具体的人,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我们想看到的样子,我们希望变得美好,当我们变得美好的时候,我们又会和这个具体的人,在这个具体的人身上,我们又会经营我们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