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自顾自地以特有的速度流逝,不受任何外界因素所干扰。“时间过的好快”,这样的感叹使我们产生焦虑和不安。
我们须认识到时间无法管理,我们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核心只有一个----一切靠积累。欲望无限,事情太多,我们需要时间,没办法一蹴而就。
学会估算时间
计划是开始行动之前的一个良好习惯,但按时完成任务往往比较困难。实际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多数会超过原本计划的时间,过程中出现插曲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这是因为我们对事件的认识是陌生的,是没有概念的,等到出现才能后知后觉,这是我们错误估算时间的原因。
当我们一次次经历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完整执行过一次任务后,意外才会慢慢减少,对时间的预估也会更加精确。
记录时间
当我们步入工作岗位后,开始渐渐对金钱有了更真切实际的认知。
上学时没有收入,对财务几乎没有概念。上班后慢慢感知到挣钱的不易,生活中的每一笔花销都小心翼翼,并有意开始培养记账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规避消费主义的陷阱,尽力减少很多非必要的支出。
我想很多人会意识到记录金钱开销习惯的好处,但长久坚持下来仍然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因为花费的当下并时刻保持记录好像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对待来之不易的金钱尚是如此,何况易获取的时间呢。不管今天怎样糟糕,只需睡一觉,时间又如往常一样来到我们身边。
若想增加对时间的敏感度,对时间的熟悉感,不妨先从记录它开始吧。
我们需要记录每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而不是仅仅记录发生了哪些事件,需要赋予它一个计量单位,时间长度。
态度端正地认真实践一段时间后,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一定会越来越细腻。若最终任务没有完成,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部分时间的去处,明白未达到目标的原因。
想起一句话:不要高估自己一天能够完成多少事情的能力,也不要低估自己长时间可以做到很多事情的能力。
记录时间是了解时间的第一步,且基于过程的记录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重要。
与时间搞好暧昧关系,相信它会慢慢地越来越偏爱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