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人们,早上好,一天愉快!美好的一天从学习《答欧阳崇一书》开始!
重复是学习最好的方法,依旧读原文,听导读。反复的去听博仁老师的导读,领略其中之精华,从博仁老师的导读中,再次体会到了阳明先生的那颗大爱之心与品德的高尚!同时我也在反复的聆听中找到了力量!这篇文章中先生以清晰的回答,针对于欧阳崇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良知本自具足,并不是您学了很多的知识,见过很多的风景,走过很多的路,才会产生的的良知。而是所有的见闻都是良知的发用。有见闻不一定有良知,但有良知一定离不开见闻!
通过对这段话的浅解,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种种。为了孩子以后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家长们费劲一切心思,让孩子上辅导班,请家教,督促学习,就怕耽误了一点点课程而影响孩子的进步,却往往会忽略了培养的核心。拥有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拥有自己的良知,不然,即使知识渊博,也是不被人喜欢的,不被人接纳的。
学问的高低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我们的内心是否有良知的存在。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追求而追求,为了见闻而去见闻,我们所做的任何一切都要在当下开始,启动良知去做,这无疑就是知行合一的真功夫了!因此一个好的人品,并不在于你是否知识渊博,还是金钱满贯,而是你是否做到了依良知而行呢?
看过了很多的风景,走过了很多地方,见识了很多的文化,结识了很多的朋友,这都是表面功夫而已,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时常反思自己,觉察自己,精进自己,改变自己,让良知时刻处于当下,这样才能保证良知之心不会被迷惑,被污染。存天理,致良知,是我们每时每刻要去追求的,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启动良知做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致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