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做的探索性微课和日常微课有所不同,更加强调学科的融合而非仅仅是渗透。以同一课程《北京雨燕》为例,不同学科所要表达的内容各有侧重。生物学科关注繁殖习性、迁移时机、雨燕身体结构;数学学科注重计算,如飞行距离、时间及最短距离;地理学科探讨语音飞行跨度、时区、寒潮台风等;物理学科讲解鸟翅膀形状及飞行原理;英语学科探究飞行区域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每一种学科都能从同一内容中获得各自领域的知识,而我们的任务是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在制作将军饮马里的微课时,结合了数学和其他学科。首先通过古诗引入故事背景,营造文化氛围,然后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接着通过举例说明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延伸到其他学科的知识领域。总体思路是发现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并利用模型拓展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种微课制作模式与传统的略有不同,它更注重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介绍。它也不止于构建一个数学模型,而是让不同学科都参与进来,共同建立模型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