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的原因一一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又叫屡次碰壁后放弃。

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概念,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的实验。

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封音箱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只能忍受痛苦。多次实验后,在电击前先把笼子的打开,封音箱一响,此时狗不但不逃跑,而且不等电击就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的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如果遭受多次挫折,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比如作业拖拉,厌学,辍学,抑郁等。

其实,每个拖拉孩子的背后,都会有一个爱催促的妈妈。所以家长要多看见孩子的勤快,及时的强化,给予肯定。当然可以偶尔解释一下拖延的危害,但不要要看做是多大的事儿,并强调孩子是很勤快的,表现很好。切记不要反复的抱怨指责唠叨,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每个班级的孩子总会有那么几个厌学的,厌学往往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在厌学之前,每个孩子也都想更好,每个孩子也都有梦想的。对于孩子的梦想,家长不要做过多的说教,但可以做一些切合实际的引导,而且要察言观色,循序渐进。但目的性不能太强,有目的说教,往往会适得其反,说的多了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当孩子的现状偏离了他的远大的理想,作为家长要在内心里降低对孩子的期待,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切记不能够讽刺挖苦孩子。

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立足当下。孩子的学习目标以孩子的感受为主,而不是家长以为的应该怎么样,可以和孩子去探讨,但不可以替孩子做决定。当孩子没有完成学习目标时,要多听孩子怎么说。切记不能有目的的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每个厌学的孩子都曾经奋斗过,努力过 当下的厌学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家长要心怀悲悯之心,多看到孩子的不容易,切记不能打击否定孩子,相信相信的力量,孩子有一有一天会好起来,多看到孩子的长处,优点,给孩子以力量与希望。

当孩子表现为辍学或者抑郁的时候,说明孩子已经丧失了学习兴趣,缺乏成就动机,更多的是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能力的人,没有用的人。

这时候,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包容孩子 。此时孩子思想消极,很容易情绪失控,家长要学会转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看到孩子的难得与不容易。切记不要想尽一切办法 ,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去学习,认为孩子是装的 ,就是不听话,不想学好,这样会更加重孩子的抑郁。

家长要放下攀比的心理,不要动不动拿邻居家的孩子的优点,给自己孩子相比较。这种比较会给孩子带来糟糕的情绪体验,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

不要打着为了孩子好的目的去伤害孩子,教育的效果往往比教育的目的更为重要。因为这种比较就好比老公拿别人的老婆的优点与自己老婆的缺点相比较,或者老婆拿别人老公的优点与自己老公的缺点相比较,换位思考就能感受到这种比较的伤害有多大。

如何解决习得性无助问题呢?

首先要理解孩子,接纳孩子,不要无休止的讲道理,说服教育,要感受孩子的不容易,要让孩子重新拥有自我掌控感,改变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教育模式,降低不切实际的期待,多看孩子的美好、优点、难得,增加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给于孩子更多的允许理解和宽容。

这时候家长和孩子要停止内耗,要跳出问题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问题,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当下的问题,要抓大放小。人生是一个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要纵览全局看效果。当下的问题,用人生一辈子的眼光去看,也许就是一件小事。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想到那些受到灾难的人们,想到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们,生存和健康才是大事,其余的都是小事,那些所谓的攀比更是小事。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坚信孩子慢慢的会好起来,坚信孩子长大了会有出息,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未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因为经验学习而来的无助感,是一种被动消极的心态。 习理学...
    NancyQi阅读 293评论 0 0
  • 文/阿唐胞苷 一项研究:被关入笼内而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会习得一种无助感。之后,这些狗就算处在可以逃避惩罚的情境中,...
    学乃身之宝阅读 5,707评论 8 57
  •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
    十里不如你阅读 1,312评论 0 0
  • 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厌学现象,厌学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极具破坏性,厌学直接导致人的主体化发展受阻。厌学需要引起家长的...
    迟玉龙阅读 778评论 0 3
  • 有个朋友特别为她的儿子担忧,因为儿子胆子特别小,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决定,就算是对他说话声音大一点,他都会下意识的缩...
    辛航阅读 2,733评论 1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