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做一件事,并且最先解决

人是理性的。

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弗洛伊德说人是靠本能活着的,“快乐无意识”每时每刻都操控着我们,寻找快乐和舒适是我们最直接的需求。

大脑哪里喜欢复杂的思考。大脑最懒,每次问题来临,都先调用已有的存储品应付交差,那些经验模板被我们死搬硬套,套对了是智慧,套错了就栽跟头——狡猾的人犯错之后更新库存,呆板的下一次继续套,继续栽。

好了,我们靠记忆和经验活着。我们不喜欢思考和大费周章。

那为什么️又说人是理性的。理性不就是会思考会考量会权衡吗?

可能这里要弄清楚一个概念。

理性和感性相对应。感性是什么呢?直觉、想象力、情绪……就是这样,这些都不用思考,看到某个东西遇到某个事情就能产生。

如果对方责怪和怒骂自己,就想要保护自己怼回去。看到心爱的车被擦伤,就痛心。看到女儿的字歪歪扭扭就想要去纠正,让她重写一次。

那理性是什么?是感性之后的回旋。避免自己做出不合时宜和冲动的行为。

责怪自己的时候,分清楚那是谁的责任,是自己的责任就承担下来,心里被骂不舒服,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希望别人给予尊重。理性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车被损坏。是谁的责任,别人的,就要求赔付,自己的就勇于承担,将车修补修复。你看,光痛心没有用,事情总要去解决。

督促孩子学习是每个家长的责任,你可以引导她培养一个写字工整的好习惯,但是你能督促她一辈子么?

又或者,你是一个大人,孩子是如何思考,能力足不足以达到你的要求,你是怎么考量的呢?你手上的尺子,丈量的是你期待的长度,还是她这个年龄所能到达的长度的呢?

这些都是思考。

换句话说,我们的确靠着大脑存储的记忆和经验帮我们生活,但是别忘了,生活是动态的,你的存货也必须时时更新。

尽管,我们再讨厌思考和学习,我们为了生存也不得不进步。

如果你把这个过程弄成了被动,就是生活所迫,自然就不会感到轻松。

但如果你把这个思维逻辑植到你的大脑里和潜意识里,让它成为一个大脑里的存货,那么一切的行动就不那么费劲了。

你的生活就充满了原动力。

当大家都在蹉跎度日,磨洋工,图清闲的时候,你是有任务的。

每一天每一天都活得很明确。

当然,同时你还是得尊重弗洛伊德的“快乐无意识”张弛有度,弹性地生活。

比如每天定一两个目标,一开始就完成它。

剩下的,就交给“快乐无意识”。

试试看,一年又一年,当所有人回忆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事的时候,你的回忆一定价值不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