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读生活,读世界

生活就像是一盒彩色铅笔,每一笔都可以勾勒出不同的风景,窗外的晚霞,街角新开的甜品店,和喜欢的人分享琐碎日常。

快乐没有标准答案,一抬头的晴空、一杯温热的茶、一次随意的漫步,都是生活藏起来的惊喜,看你有没有发现的能力。五月将尽,愿你我眼里有光,心中有暖,把平凡的日子,过成闪闪发光的诗。

可能有时候我们总在羡慕别人的优秀,别人的成就,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优秀。如果我们回头看看:每个年纪都是有恰到好处的自己,岁月欢喜,成就了人间与朝暮,时光慢度,成全了优雅与春秋。

读周春梅老师的《手里拿着锤子……》看到周老师痴迷读书,教书,不食人间烟火。跟阅读相比,生活更重要。“一个教师如果能在阅读以外培养广泛的兴趣,对实实在在的生活、丰富的生命形态始终保持好奇和热情,更能给给学生一种本质的热情,让他们热爱生命,相信未来。”

和周老师一样,我的阅读也是比较随心,一本《苏东坡传》读了将近两个月才读到第十章,但是接触到教育专著类书籍时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深入进去,嵌进去,读通悟透并且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学习周老师的“读人,读生活,读世界。深入地思考教育的意义,并努力将这种思考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中,从而也为自己个人化的阅读和单薄的生命寻找到些许意义。”

我们都是在走自己喜欢的路,走自己想走的路,不被束缚,不被设置,勇敢的去接受时间赋予的一切,慢慢地走,像田野里散放的牛羊,任其自去,就像池塘附近鸣唱的蝉蛙,自由自在。

因为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当晚风与落日相拥之时,星河与黑夜相逢时刻,生命也有了与众不同的每一天,生活也因此精彩无限。

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过一种充满情趣和智慧的生活。常丽华老师《创造自己的教室》无数次地摸索,无数次地尝试,常常山穷水尽,不断柳暗花明。

晨诵课程:低段:穿越大量有趣的童谣和优美的儿童诗。中段:浩浩荡荡的古诗词课程,在农历的天空下,跟随着二十四节气走进唐诗宋词,走进古老的中国文化。高段:儒家课程,泰戈尔课程,习得世界上最经典的语言。用声音唤醒诗歌,用诗歌唤醒生命。

阅读经典:低段用绘本和桥梁书引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中段在大量的童话,小说的阅读中,完成阅读的自动化。高段深度阅读科学,历史,人物传记。“我们从来不面向考试,却能轻轻松松赢得高分。我也从来没有戴着镣铸跳舞的感觉,从来都和孩子们一起自由地舞蹈。”

佩服常老师的洒脱和勇气之余,现实教学工作中,你,我是否有这样的勇气?是否有敢于一个月左右时间学习语文课本,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经典?这得需要多大的魄力和掌控力啊!

包班的教学生活让常老师坚信:课程的终端,不是物化的东西,而是一个个活泼泼的,发展了的生命。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大胆的尝试对话课堂反馈出来的状态让每个人惊讶:上着上着,教师不见了,课堂上是孩子们生生不息的探讨和交流。

谁的生活从来不是坦途,总有风雨模糊前行的方向,总有重负压得人喘不过气。更多的时候不必在意曲调是否完美,不必害怕歌声是否颤抖。

低谷时的失意,是与挫折和解的勋章;疲惫中的叹息,是生命力在振翅的回响。相信每一个音符都是破土的新芽,每一段旋律都是照进裂缝的阳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