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位国际友人胸有成竹的分享他在中国学习到的心得(不知道他从哪份报告看到或是听到,但是他是相信的):中国人可以为了技术的便利性而牺牲自己的隐私。
于是,我就上网搜索了一下这个高见,结果来自业界大佬李彦宏同学,他的原话是:“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俗话说,看透不说透,李同学你竟然戳破了皇帝的新装,并广而告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关于国人的隐私保护,套用一句古语,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无奈的现状是,消费者面临自己数据被层层转卖基本上已经失控的事实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信息已经售卖在外,无论如何选择,自己都已经是待宰的羔羊而已,所以有时也只能听之任之,最多在骚然电话上大骂几句而已。
试问谁愿意将自己的隐私公之于众,让自己处于商业社会如此密集的广告轰炸之下,从不间断的推销广告到花样百出的诈骗电话?
以BAT三大系为例,他们累计了我们多少大数据,比如你可能在某宝上搜了一件商品,然后就可能会在某个APP上直接向你推送同款产品的广告。
这样的精准制导也就算了。在大数据产业中,稍微正规点的公司首先会对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清洗”,把个人的隐私信息进行“脱敏”,所以后台精准推送的系统看到的只是一串串ID账号,并没有我们个人的隐私。
但是从产权角度来看,大数据的所有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不是这些垄断巨头的,在商家使用这些数据之前有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拿着我们的数据去牟取商业利益,有没有向消费者支付回报?这些都是在未来的信息和隐私保护立法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的方面,否则我们就会处于无尽的狂轰乱炸之下,而这迟早会超越消费者忍耐的底线,而各大巨头也达不到当初预期的商业收益。或者在将来,会有更有道德感的公司或者商业模式会取代当前这种滥用个人隐私的恶劣状况。
微信有十亿用户,据估计我们每个人每天在微信朋友圈贡献了200M左右的数据,十亿用户,多么大体量的数据,但是微信用我们的数据投放广告,却没有支付我们一分钱。
阿里集合了旗下不同的品牌对消费者数据进行沉淀清洗分类,然后进行精准营销,信息推送,OTT等,这些也没有支付我们一分钱。
看到欧洲日趋严格的信息保护,美国国会将如此聪明的小扎同学都拷问蒙了,然而中国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之战才刚刚开始。
不过回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从众的国民性,在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之间如何达到平衡,推动科技进步和商业创新,同时让每个人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才是未来的出路。
2018年10月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