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牛龙(拉丁学名:Carnotaurus)又名牛龙、肉食牛龙,其化石被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是一种生活在白垩世晚期(7200万~6700万年前)的肉食性恐龙。它属于蜥臀目、兽脚亚目、角鼻龙下目、阿贝力龙科、食肉牛龙亚科、食肉牛龙属。食肉牛龙属下目前只有一个种:模式种萨氏食肉牛龙(Carnotaurus sastrei),种名“sastrei”是献给安塞莫·萨斯特罗(Anselmo Sastre)的,因为食肉牛龙的化石便是在他的牧场上被发现的。
食肉牛龙的化石迄今为止仅发现一具,但非常完整(完整度高达72%),仅缺少绝大部分尾巴、小腿及双脚,并具有多排的小型皮内成骨,是少数发现皮肤痕迹的非虚骨龙类的兽脚亚目恐龙。从化石上看,食肉牛龙的身上覆盖着密密麻麻的鳞片,这些鳞片就像一个个小圆盘,大小、形状都差不多。另外在它背部的两侧还排列着一些半圆锥形鳞片,部分直径达5厘米,在脊椎骨附近渐大。古生物学家由此推测,可能所有大型肉食性恐龙的身上都覆盖着类似的鳞片。
食肉牛龙是种中型的兽脚亚目恐龙,但在阿贝力龙科里体型较大,在整个兽脚亚目里也较大。根据唯一已发现个体,食肉牛龙有8米长,相当于两辆小轿车的长度;头高3.5米,臀高3米,几乎和一头非洲象一样高;体重为2500公斤,大概有一辆中型货车那么重。在头骨比例上,食肉牛龙与阿贝力龙并不相同,但具有许多阿贝力龙科的特征,包括:下颞孔大、方骨大、方颧骨与方骨愈合、眶后骨突入于眼眶内、眶前孔缩小、鳞状骨有个往后的突起、上颌骨的后方有狭窄的突起。
食肉牛龙的头骨较小,仅长60厘米,上面有许多洞孔,可减轻重量。研究显示其头部具有良好的力学结构,顶骨与额骨之间紧密地愈合,使头骨可以承受相当高的压强。它的荐椎数量相当多,共有8节,可以协助承受碰撞和冲击。食肉牛龙的颈部细长而灵活,结构类似现代鸟类(颈椎的神经棘短,骨骺高大),可以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动作。它的双眼长在头骨前方,这意味着它可能有很好的深度感知和双目视觉。口鼻部大而厚实,可能具有大的嗅觉器官。
食肉牛龙颌部的关节允许嘴张得更开,下颌扁而修长,齿骨与齿后骨的接触面很小,形成大的下颌孔。它有一口锋利的牙齿,牙齿弯曲而细长(长度接近4厘米),边缘呈现锯齿状,并且有联结头部与颈部的肌肉群,适合撕咬猎物。通过对食肉牛龙头部和颈部肌肉的还原,古生物学家发现食肉牛龙的咬合力约为1600公斤(嘴部后段),虽然没有暴龙、异特龙的咬合力那般巨大,但咬合速度异常迅捷。
食肉牛龙最显著的特征便是长在眼睛上方的两只短而粗厚的角,长角的位置恰好与现代公牛的一致(食肉牛龙的名字由此得来)。科学家认为这对角既不够大,又不够硬,因而无法用作攻击敌人或猎物的武器,可能为求偶的展示物;食肉牛龙的角也可能适用于水平方向的碰撞,而这些碰撞来自因争夺领域、求偶、或领导权而发生的物种内打斗行为;还有观点认为,这对尖角可能是食肉牛龙成年的标志,它们随着食肉牛龙的成长而慢慢长大,当这对角长到一定程度就证明食肉牛龙已经成年了。
与身体相比,食肉牛龙的前肢显得非常短小,甚至够不到嘴,这和北半球的暴龙、特暴龙类似,但它们生存的大陆受到地理上的隔离,而且是不同科的恐龙,因此是平行演化的结果。在食肉牛龙的前肢中,肱骨长28.5厘米,桡骨长7.3厘米,掌骨长3.7厘米。大多数兽脚类恐龙的前肢掌心是朝向身体的,而食肉牛龙的前肢掌心则略朝后上方。它的前肢上长有四根手指,第四指仅由掌骨构成,科学家认为这对短小的前肢可以帮助它们在捕猎时固定猎物。
食肉牛龙的后肢超长(而且很健壮),相当于前肢长度的7倍,是腿比例最长的肉食恐龙之一。在所有肉食恐龙里,食肉牛龙可能只比同体长的矮暴龙矮一点点。其股骨长达104厘米,能承受29G帕斯卡的压强;胫部结实,踝关节高,与脚趾间的部分延长、纤细,显示食肉牛龙是种擅于奔跑的动物。它的尾巴长而矫健,尾骨肌肉附着在腿骨上,尾骨肌肉向后弯曲拉伸腿部,这样腿部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更快的速度。据推算,食肉牛龙最高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是目前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肉食恐龙;加上其头骨高、腿长、个子高、牙齿短、脖子和尾巴都长,样子和现代猎豹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也被称为“白垩纪猎豹”。
食肉牛龙在捕猎的时候,会先观察确认猎物的位置,然后高速径直向猎物冲过去,反复用牙齿撕咬猎物的脖子,采取咬一口后躲开再咬一口的战术,直至猎物因失血过多而死,食肉牛龙才上去享用食物。相较于同时期北美洲的暴龙亚科,食肉牛龙的捕猎方式并不凶悍,但是同样有效。食肉牛龙的发现,让古生物学家看到了南美洲中生代最后的统治者的真实面目,它们代表了阿贝力龙类最终极的进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