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讨论过:过完这个夏天,断奶好时节?今天说说:断奶怎么操作?
断奶不是某一天一拍脑袋就OK了,也不是哪天跟宝宝说好,拉个勾就完事了,断奶是一个过程。不建议诸如直接把小孩送去老家,两不相见的断奶法。
怎么给娃断奶,妈妈自己要淡定,不用太刻意、把拒绝挂在嘴边上,不用总是回避。
给宝宝断奶应该有哪些准备,妈妈们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准备阶段:
1、做好宝宝的思想工作
断奶前,可以和宝宝多沟通,告诉宝宝:“你现在长大啦,不能再喝妈妈的奶啦!”
别低估了宝宝的理解能力,很多时候是我们太没有耐心了,才会使用暴力断奶或吓唬恐吓的方式来使宝宝屈服。
2、提早让宝宝适应其他人
要给宝宝断奶,首先就要让妈妈和宝宝不那么“亲密”,妈妈在断奶时,可以让平常除了妈妈之外照顾宝宝的家人来带宝宝,妈妈可以有意识的减少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增加其他人照料宝宝的时间,给宝宝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提前减少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比如爸爸,这时候可以充当这个角色,多跟宝宝互动,分散注意力,在情绪上多安抚宝宝。
3、提早让宝宝适应其他喂养方式
当宝宝学会了用奶瓶或杯子喝奶时,如果我们想停止母乳喂养,可能会变得简单很多。
宝宝不接受奶瓶或杯子,怎么办?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拒绝用奶瓶或杯子喝奶,再也正常不过了,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妈妈和母乳是一体的。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员给宝宝奶瓶或杯子,妈妈暂时地避开宝宝。等到宝宝习惯了奶瓶喂养后,再让妈妈来接管这件事。
断奶进行时:
1、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量
如果是1岁前,断母乳是逐渐以配方奶来代替母乳,而不是辅食,如果是1岁后,就是三餐丰富的食物。
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量,这是让乳房和宝宝的需求做同频率的调整,一方面循序渐进减少乳房泌乳,另一方面,让宝宝生理上和心理上能够逐渐的接受母乳以外的食物。
例如,可以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辅助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的消化和吸收情况也很好,就可再减去一顿奶,同时加大辅助食品量,逐渐向断奶过渡。
2、先断白天还是先断夜奶?
刚减奶的时候,有些宝宝对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那减奶就可以从白天那顿开始。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早晨和晚上宝宝却会特别依恋妈妈。
但也有些妈妈,比较需要良好的夜间休息,而宝宝也能够配合,夜间可以安抚的下来,那先拿掉夜奶也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哺乳是一个生活事件,方式没有定论,还是看母婴之间如何协调。
3、用其他方式补偿
1岁前,奶是主食,是需要保证量的。
1岁后,母乳还能提供50%的营养来源,那渐渐的就不是营养的主要来源,而更多是安抚的作用,所以我们一旦不提供母乳,安抚的分量要用其他的方式补偿。
拥抱、抚触、亲吻、语言和眼神交流、做游戏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式。
4、搞不定,宝宝就是要吃neinei,可以反复吗?
妈妈们如果突然断奶,宝宝可能没办法一下子接受,所以循序渐进的让宝宝离乳,就不会产生纠结“反复”的问题,这样也能让宝宝在生理上和心里上都能更好的适应和接受。
如果宝宝突然有强烈的意愿想吃奶,各种安抚也搞不定,不妨寻找一下他的生活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
如果妈妈接受,反复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妈妈很坚定,孩子满了1岁,可以尝试别的人来安抚,多尝试其他的安抚方法。
5、 妈妈自己要避免焦虑
在断奶这个阶段,妈妈的内分泌环境会随着哺乳的停止而发生改变。而内分泌环境直接受到神经因素的大大影响,如果因为某些原因给妈妈带来焦虑或情绪不稳定,就会打破正常的内分泌环境,给内分泌调整带来障碍。
断奶的妈妈可以多到户外活动,散散心。以免和宝宝在家里,使宝宝无法顺利断奶 。
6、妈妈涨奶怎么办?
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会遇到涨奶的情况,这时候又不能给宝宝喝,那该怎么办?可以先挤出来一点,不涨的时候就不要挤了,泌乳的原理就是乳房受到刺激然后产奶,慢慢的身体会自我调节,下次不需要“产”那么多奶,自然而然就不会涨了。
7、不必排残奶
这个说了很多次了,奈何有些妈妈就是看着传说中的图片觉得触目惊心。关于残奶,请看这篇。
如果担心乳房的问题,请定期体检,乳腺的体检本身就是建议适龄妇女去做的事,不仅解决“残奶”的困惑,也打包解决更多乳腺问题的可能。
8、吃什么回奶?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果妈妈们觉得它有回奶作用,那就开开心心吃吧~
回奶食物是玄学范畴,你觉得有作用,我也不能说没有~但事实是,无论是民间还是相关研究,都没有证实哪个食物有确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