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心并不是悲观、厌世,而是因为了知人生不存在值得追求的东西,只有解脱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从此开始走上寻求解脱之路。
有了出离心以后,并不是从此以后就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就可以不上班、不工作了。
有一个比喻说得很恰当:一个人自驾车去旅游,途中可能需要七八天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在七八天的过程中,他要在路上住酒店、下馆子,但他的最终目的不是住店、吃饭,而是到目的地去旅游。在路途中,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与心情随意选择,既可以住星级酒店,也可以住鸡毛小店;既可以吃高档餐厅,也可以尝路边小摊,但最后的目标就是要达到旅游景点。
同理,我们的最终目标要锁定在解脱上。但同时也要生存,要生存还是要工作。如果不去挣钱,就无法活下去,但这与没有出离心是有差别的。没有出离心的人,会把挣钱当作生命的最终意义,除了挣钱、享受、消费以外,没有其他目的。就像不是为了去旅行,而是特意去住酒店、到饭店吃饭一样。
佛法不排斥物质财富,而是反对仅仅为了物质生活而活。有出离心的人,一样会挣钱、会工作,但他的工作只是为了解决暂时的生存问题,如何更好的利用金钱去帮助利益众生很好解脱的事情。
他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此,而是解脱。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这样提醒自己,这就是出离心融入生活。这样出离心与我们的生活就完全没有冲突了。
佛没有要求四众弟子一定要过贫困的日子,佛教徒一样可以享受生活,但不能沉迷于当下的享受之中,比如饭菜好不好吃不重要,主要自己身体需要那就吃饱就好,但不可贪嘴。比如衣服好不好看不重要,主要身体需要穿暖就好,大方干净就好,但不可乱买乱追求时尚。
同时,出离心与名声也不冲突,有名声同样也可以有出离心。这是出离心融入生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