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前听过一个笑话,说的是有个精神病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只蘑菇,每天撑着伞蹲在墙角,不吃也不喝就像一只真正的蘑菇。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陪他做起了蘑菇。病人逐渐认可了这个蘑菇伙伴,在蘑菇大哥的影响下,病人逐渐变成一只会喝水、会走路、会吃饭的蘑菇。
特别喜欢这个笑话。我们小孩子,有时候像极了精神病患者。有个叫强强的2岁半小孩执意要把自己的尿带回家,因为“那是我的东西”。如果找不到装尿的东西他宁可憋着。后来甚至要求把眼泪也带回家。他的眼泪流在了老师的衣服上,非要老师把衣服脱下来,好把他的眼泪带回去。
如果你是幼儿园的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是一遍一遍的劝说,示范,讲道理,还是任凭他自讨苦吃,学会成人世界适者生存的法则?
老师先是建议家长给孩子带上装尿的盒子,让他把尿带走。对待流在身上的眼泪,老师拿出一张纸巾在衣服上沾一沾,告诉他,这是你的眼泪,交给孩子。
到老师的做法,让人温暖,有时又会觉得震撼。温暖来自于对老师无条件的爱,对孩子的理解甚至超过了父母。震撼来自于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机智灵活又有童趣。就像那位心理医生一样,老师蹲下来,陪孩子一起做起了蘑菇,从接受蘑菇,到陪伴蘑菇,最后影响蘑菇。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赢得心智的成熟。
2、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另外一种家长,老师,他们总是兢兢业业的纠正孩子的行为,双方展开持久拉锯战,搞得彼此都疲惫不堪。
在贝猫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从一岁开始,贝猫开始对小汽车产生强烈的感兴趣。一次去邻居家串门,他看上了哥哥的小火车,一直抓在手里,该回家了都不肯放下。邻居说,喜欢就拿上呗。我坚决不许,不可以,不能惯他这臭毛病!就这样,人家执意往贝猫手里塞,我一个劲儿从他手里夺,贝猫在中间嚎啕大哭,嘴里一直喊着火车,火车。如此暴力的“立规矩”似乎没有见到一丁点儿效果,下次看到火车,还是会不顾一切的冲过去。天知道他究竟有多么喜欢那个托马斯。
男孩普遍都爱车,女孩却对芭比娃娃和高跟鞋充满兴趣。
有个2岁的女孩,叫芊芊,疯狂的喜欢高跟鞋。一次去成都朋友家看到鞋柜里一双7厘米的细高跟,喜欢的不得了,小脚伸进去再也不肯拿出来,到该走的时候还是不肯拖下来。后来朋友爽快的答应她可以把鞋带回酒店。他们在成都的十天里,芊芊每天都带着这双鞋,一到酒店就换上高跟鞋,上楼,下楼,转圈圈,哒哒哒的声音响彻过道和大堂。直到回家前一天,妈妈和芊芊好好商量了一下,她才同意还鞋。她把鞋用湿巾仔仔细细的擦了一遍,包装的整整齐齐,亲自送还给那个阿姨并表示感谢。
比起贝猫想要火车,芊芊的行为似乎更加离谱,而这位妈妈却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孩子的爱美之心得到了尊重,也学会了人际交往中的“借“与“”还”。当家长高高在上,摆出长辈的架势,立志让宝宝“学规矩”的时候,完全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也不符合此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让自己和孩子处在对立的两端,也难怪沟通无效。
3、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引导孩子,又不产生抵触心理呢?
3.1 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
相信大家都听过太阳和风的故事。
太阳和风比谁更有威力,能把路人的衣服脱下来。风试图把衣服吹跑,结果大家把衣服裹得更紧了。太阳什么都不做,只是笑咪咪的照着路人。一会儿,大家开始擦汗,继而脱掉了大衣。
无条件的爱,接纳孩子的情绪,就好比像阳光一样,不评判,不阻止,在孩子和家长、老师之间建立基本的信任。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下,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消除戒备,引导才能成为可能。
3.2 提前学习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身心特点。
有很多时候,家长朋友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了解孩子。有的家长为了保护孩子免受细菌侵害,不允许孩子吃手,不让他们触碰任何“脏“东西。这样的保护,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用手探触世界,感知世界的权利。如果他们懂得口欲期的有关知识,相信在任何一个爱孩子的父母都不会去刻意组织“吃手”这件小事的。在文章开头出现强强想把尿带回家的奇葩行为,幼儿园老师表现出惊人的理解,也是源于他们认识到孩子正处于“占有”敏感期,所以不多去做干涉,反而积极支持。
家长们总是过去很久才知道当初的纠结是多么的无谓。打人,说不,钻洞洞,扔东西,都只是孩子构建自我的一种方式。在反复学习中,固化某个观念,心智得到螺旋式上升。年龄大一点孩子的家长对这些“小事”总是表现的很无所谓,他们会说,没关系,长大就好了。这里的长大指的就是敏感期的消退,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我们也可以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提前知道问题的解决方式,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大惊小怪”。
3.3 利用绘本巧做”中间人”。
孩子都不喜欢听大道理,却普遍爱听故事。绘本避免了正面冲突,是最好的“中间人”。还是来拿贝猫举例,有天一岁多的贝猫去滑滑梯,小朋友很多,他年龄太小,上楼梯的时候只能爬行,我很担心大孩子踩到他的手。我嘱咐贝猫,慢慢来,排好队。本来我觉得排队这个概念很难的,他却一下子就get到了,嘴里叨念着“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后来一想,这句话应该是看《小熊》绘本学来的。后来我们又陆续读了《小鸡球球》、《歪歪兔》系列,效果都不错。常读绘本的家庭,几乎可以用绘本解决成长中的任何问题。不想去幼儿园怎么办,来读下《我爱我的幼儿园》,不睡觉怎么办,来读下《晚安 工地上的车》,我们家甚至孩子吃了饭不喜欢擦嘴都是来靠绘本解决的,读了《喝汤了,擦一擦》,孩子居然学会主动擦嘴了。
3.4 培养幽默感,充分利用游戏引导孩子。
我们可喜的看到有些年轻的父母在对待育儿问题上所表现出极大的努力,每天花心思读书、听微课,买新玩具,去美术馆,策划亲子旅行。但仍然有许多理智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熊孩子不肯穿鞋、不想睡觉,调皮捣蛋......让我们束手无策。这时候,也许你需要的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无论孩子是刚出生不久,还是已经进入青春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能从游戏中获益。
游戏,让为人父母、师长放下长辈的身段和眼下的焦虑,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伙伴。非常喜欢《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的一个案例。一位疲惫的妈妈下班回家,家里乱的炸开了锅,因为要来客人,她只有20分钟搞定,这位妈妈没说任何一句话,找到纸笔,在身上挂了一个牌子:人体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十万火急,速来救援!然后开始疯狂的收拾。孩子们马上明白了情况,和妈妈一起来打扫战场。
我家贝猫也是一样,9个月开始,穿裤子就成了难事,为了让他配合,经常把自己整的满头大汗。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每次穿裤子都告诉他,来,火车钻山洞了,左脚钻进左山洞,右脚钻进右山洞。小娃一听火车就来了兴趣,现在贝猫已经两岁,每次穿裤子还是要上演火车戏码。
在儿童的世界里,游戏总能展现出四两拨千斤的特异功能。
有人说,这太难了,不亚于去做一个话剧演员。这时候,也许你需要一个暗示,来自文章开头的故事:我愿陪你做一只蘑菇。
注:文中强强和芊芊的案例来源于《捕捉儿童敏感期》 孙瑞雪编著